楊孫西
新一屆中央領導人的講話,表達了對香港的極大關心和重視,亦對香港寄予殷切的厚望。社會各界應善於運用香港的獨特優勢,主動參與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使香港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12月17日和12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會見了到北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聽取了他對香港當前形勢和特區政府一年來工作情況的匯報。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這有利於擴大對港澳台的開放合作,內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將更加深入,香港將贏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李克強總理表示,國家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當中,會繼續借鑒香港的一些經驗和做法,「這對兩地都有利」。國家將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開放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中的獨特作用。
「一國兩制」增強國際競爭力
眾所周知,香港回歸祖國後,實施「一國兩制」,給予香港極大的發展空間,使香港在國際競爭中具有獨特優勢。香港位於亞洲中心,毗鄰東盟各國,是個高度國際化的商業樞紐,具備豐富的市場推廣經驗,資金資訊自由流通,匯聚世界各地的專才,配合完善的服務業系統、健全的法治制度、以及低稅率等多方面優勢,可謂中國內地企業尋求發展亞太區及海外業務的最佳起點。回歸祖國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國際資金充裕,是內地企業上市集資的最佳平台。
這些中西交融的優勢,都是香港的無形資產。特別是,香港人善於適應各種環境,有着刻苦耐勞和拚搏的精神,市場觸覺敏銳,不僅熟悉內地市場,而且熟悉國際商務。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經濟溫和復甦,但不確定因素增加。香港經濟對外依存度高,易受外部經濟金融環境影響。同時,隨着全球化深入發展,香港還面臨來自其他經濟體的競爭。不過,香港自身所具備的獨特優勢,相信終會走出近年國際經濟低迷的陰影。
互相借鑒對兩地發展有利
不久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香港為此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香港可在參與國家深化改革中增強競爭力,充分發揮香港高端服務業發達的優勢,積極配合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幫助內地提升服務業水準;共同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誠然,香港作為發展較快的城市,有許多方面的經驗可供內地城市借鑒,包括環保、城市管理、醫療等。
在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進程中,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香港,一直在地區和全球經濟活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為配合國家「走出去」政策,吸引並協助更多內地企業到香港投資開業,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推出了一系列專為內地企業而設的服務,名為「投資香港一站通」。同時,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法律、會計及投資諮詢等服務方面的優勢,鼓勵兩地企業以聯合投資、聯合投標、聯合承攬專案等多種方式,共同開拓國際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國家賦予多項優惠政策
國家「十二五」規劃末,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經歷了結構性轉型,現代化服務業全面發展,已成為香港經濟的主要命脈和增長動力,整體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達92%。2011年8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訪問香港,宣佈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的36條惠港措施,即香港媒體俗稱的「中央惠港36條」。該措施內容涵蓋金融、經貿、交通、旅遊、食物和能源供應、醫療服務和教育六方面,涉及從多邊、區域經濟到粵港合作,從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以及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等,進一步提升對香港服務貿易業開放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中央惠港政策近年來在香港已取得一定成效,只要善於進一步運用這些惠港措施,把握國家深化改革機遇,香港經濟發展定能更上一層樓。日前,在北京市投資促進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首鋼總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七屆京港洽談會」上,香港公司擬於2014年開發建設「香港CEPA北京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77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公寓、寫字樓、商城、酒店及花卉產業基地等組成的特大型綜合體。據介紹,北京石景山區的「香港CEPA北京產業園」,除了享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的政策,還同時享受CEPA的優惠政策,將為香港的中小企業在京落戶創造條件。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在融資便利、政策諮詢等方面,為香港中小企業和專業人士提供便利,協助內地和香港企業共同掌握CEPA帶來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