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坐擁7,500億元儲備的港府經常被批評為「守財奴」,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已多次強調,香港快將出現結構性財赤日子。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昨日發表報告指出,若按目前增加開支趨勢推算,政府財政由2021年起便會轉盈為虧,需動用當年累計的9,430億元儲備以應付財赤,但7年間便會耗盡,並由2028年起要借貸度日;至2042年,負債額將高達10.9萬億元。小組認為,港府必須奉行「量入為出」原則,並在節流、開源、儲蓄三方面提出7大建議,包括將整體開支控制於GDP的20%內,以及探討將土地基金轉化為「未來基金」,以備不時之需。
財政司司長在去年6月委任由官員、經濟學者及會計師等組成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已就香港的公共財政現況完成財政可持續性評估,報告涵蓋香港未來20年至30年間經濟增長、政府收入及政府開支的長遠趨勢推算。
2042年負債達10.9萬億
鑑於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開支大於收入的日子終會來臨。小組預計,若按目前增加開支趨勢推算,政府財政由2021年便要動用儲備以應付結構性財赤,2028年起更要借貸度日;直至2042年負債將高達10.9萬億元,屆時政府開支佔本地生產比率將高達41.5%。即使將開支完全凍結在目前的服務水平,2029年亦會出現財赤,2041年亦避不過借貸度日 。
小組主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指出,上述估算尚未計及15年免費教育及房委會的財政預算。以後者為例,推算至 2041年的經費短缺可能高達4,900億元,結構性財赤可能提早3年出現。
小組借鑑英國、德國、日本及新加坡等7個經濟體的經驗,向財政司司長建議了一系列全面的財政措施,以應對即將來臨的財政挑戰。根據推算,政府收入長遠將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0%,小組建議當局「量入為出」,將政府開支維持在該水平或以下;凡涉及逾1億元經常開支的重要措施,應評估財政可持續性,開支較大的政策局及受資助機構亦應全面檢討開支情況。
以用者自付原則徵新稅
小組又建議,政府應保持、穩定及擴闊收入基礎,避免過分倚賴直接稅收,不排除開徵新稅的可能,以及嚴守「收回成本」、「用者自付」與「污染者自付」等原則。小組又認為,經營賬目應與非經營賬目分開處理,並力求兩者均達到收支平衡;當局應向公眾釐清財政儲備的涵蓋範圍;亦應加強資產管理,考慮將資產變賣或證券化,並利用相關財政回報紓緩未來數十年的財政壓力。
倡房委會減輕庫房壓力
為維持房屋委員會財政穩健,小組又建議當局應與房委會磋商,並與房委會檢討業務模式,以期減輕政府的長遠財政壓力。未雨綢繆總勝於臨渴掘井,小組建議當局訂立儲蓄計劃,探討將現時的土地基金轉化為「未來基金」,以備不時之需。
小組總結,本港公共財政現況良好,但政府開支增長的步伐,不能持續高於經濟及收入的增長。小組認為只要政府正視問題,及早控制開支增幅,公共財政的結構性問題應可減輕,結構性赤字也可延遲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