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海省政協委員、深圳市福田區政協委員、廣東省汕頭市政協委員洪子晴
抱著「以心為民,關愛國人,攜手共創未來」的理念,愛國愛港的優秀女企業家、金運佳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洪子晴,現擔任青海省政協委員、深圳市福田區政協委員、廣東省汕頭市政協委員,除擁有獨特睿智視野、強烈社會責任感、敏銳細膩理念和本真樸實待人的個性,亦積極履行職責參政議政、為民造福。她希望透過不同地方的政協身份反映社情民意,擔任內地和香港的溝通橋樑,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政治使命,為日後晉身全國政協委員作準備。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洪子晴嫻靜中飽含熱忱、溫婉中自存剛強,外表雖然柔順,內心卻鮮明,她努力不斷發展個人事業之餘,亦擔任著三個省市的政協委員使命,參政議政造福社會,參與慈善公益,先後獲頒多項榮譽獎項。她抱著「以心為民,關愛國人,攜手共創未來」的理念,踏上聰慧而美麗的生命之旅。回歸以來,基於愛國愛港的感情,洪子晴參政議政,為日後晉身全國政協委員作準備。
關注青海道路交通
隨著青海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作為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的西寧市,在省內的交通樞紐地位越來越突出;然而,城市發展衍生的當地交通擠塞及行車不暢等現象也日趨嚴重;懷著對當地城市交通發展的訴求,近年來,洪子晴為西寧市城市規劃及交通網絡的發展,不辭勞苦地定期停留實地考察,承擔著省政協對保障城市交通平衡發展的責任,亦為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而建言。
今年一月,洪子晴首次以青海省省政協委員的身份赴西寧市,出席第十二屆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從省政府、財政廳、省統計局及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撰寫的十多份工作報告中,她了解到過去一年省內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文風樸實,重點突出,更加關注民生,是一個客觀務實、鼓舞人心的好報告。當中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深刻實在,通篇貫穿了改革創新的理念,符合青海省實際,一連串經濟發展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發展的成效,非常鼓舞人心。」洪子晴承諾,將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深入調研,實事求是地肩負省政協的使命。
早前,洪子晴向政協大會提案,就當地王府井百貨一帶的市中心地段,建議興建城市商貿城及綜合體的建築群,以擴闊市內商業區範圍,打造形成新商圈地點予市民選擇,藉此分散汽車及人流的分佈,改善交通擠塞情況。
「城市發展離不開交通,合理的交通系統推動城市的總體發展,依托建築項目,進一步完善交通規劃,以前瞻性的眼光規劃體系,充分預測西寧市、青海省以及全國20至30年的發展優勢。」她在提案中分析認為,西寧市近十年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現有路網布局與區域交通配套,無法達到高度的暢達、安全及應變能力,難以滿足市內及至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需要。
分析城鄉建設政策
除了對青海省交通道路問題,洪子晴對當地住房及城鄉建設的政策與實況表示關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郝鵬省長提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發展保障能力及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辦好民生實事,合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級的利民措施。」洪子晴認為,省政府年前提出對人口少、經濟實力弱、環境差的鄉鎮進行區劃調整和撤併,引導人口和生產要素向重點城鎮集中,促進小城鎮發展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著力發展城鎮產業,拓寬小城鎮建設投融資渠道,有助青海省經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對於首次以港區政協身份出席會議,洪子晴表示,委員們當日圍繞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為青海省全面開啟深化改革新征程獻計出力,令她深感責任重大。「省政府切實做到參政為民著想,議政為民謀利,監督為民維權,協助黨委、政府解決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全面推進全省城鄉一體化進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情繫桑梓倡建新地標
廣東潮汕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悠久,人才輩出;祖籍汕頭的洪子晴,多年來宏願是情繫桑梓,造福鄉邦,這份使命驅使她於去年擔任汕頭市政協委員,為家鄉發展收集民情民意、深入調研;在二月舉行的汕頭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洪子晴從政府工作報告中,了解到市政協去年各項工作的成果,包括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推動協商民主向前發展;發揮人民政協智庫作用,助推汕頭加快振興發展;踐行履職為民理念,促進改善民生民安;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同心同德共謀發展及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強政協自身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政協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洪子晴分享參加政協會議點滴時表示,當日政協委員們曾參觀海灣新區展示廳、航天技術展示廳和東海岸新城,對汕頭目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藍圖加深了印象,她就當地建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亦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潮汕濃郁風土人情,當中的潮劇、潮樂、潮菜、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潮俗文化研究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文化,亦是汕頭市的優勢。」因此,洪子晴的提案建議興建一座具特色潮汕文化建築作為新地標,讓世界各地人士一望這潮汕文化建築物便知道是汕頭市;她認為,此概念的地標式建築物的構思設計,是包含既定的商業與藝術元素,期望透過集思廣益總結創意藍圖,設計體現潮汕人桑梓情懷,藉此對家鄉的關心和支持,她相信市委市政府將認真研究,採納落實。「我很榮幸能為家鄉發展出謀獻策,對汕頭政府各個部門予以充足信心,預期一個好的投資環境,汕頭的經濟繁榮就會吸引更多鄉親回來投資,也希望有獨特的汕頭地標式建築物,會讓更多世界人士認識知道潮汕這好地方好城市、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國外與國內遊客來潮汕遊玩,也能帶動潮汕旅遊經濟。」
建言慈善公益榮譽滿載
回歸以來,深圳特區發展成就離不開香港人的貢獻,作為優秀的女企業家,洪子晴身兼洪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金運佳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五洲集團股東(上市公司市值80億元)、聚富資本集團主席、中國基金主席等職銜;她投資及管理集團經營項目包括房地產開發、金融、融資、基金、能源、礦業。一向熱心慈善公益的洪子晴,自成為深圳福田區政協後,以多種形式的活動,積極建言獻策,凝聚委員正能量,為福田改革發展集思廣益,為福田民主和諧盡職盡力。
今年一月,政協福田區四屆三次會議、福田區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洪子晴的提案,就民生福利改善及社會和諧發展等,建言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她亦參與福田區政府的倡議書,為實行廣東省委、省政府開展最新一輪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及重點縣市幫扶工作,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我參與的提案,以扶貧開發及促進城鄉發展為主,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使兩個貧困村共236戶貧困戶三年內脫貧致富。」洪子晴積極參與慈善活動,是由於她認同公益宣傳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窗口,是進行公民社會道德教育最簡單的宣傳形式,她深信公益宣傳工作做好,可以節約大量行政資源及管理成本,使各種政策法規的貫徹更加順暢。
「在香港很多電視宣傳,每小時也有公益性公共事務的宣傳,對照香港,在公益宣傳方面深圳以至福田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所以我們提倡這方面多做工作,當我們做了資料搜集後,區政府也十分贊同。」洪子晴指,福田區政協有一批香港委員,充分發揮了國際視野及智力資源的優勢。「我建議借鑒香港經濟發展和社區建設的先進經驗,打開了思路,結合福田區的優勢,加強與深圳公益宣傳的部門的聯繫、協調及配合,爭取政府要加大對福田區公益宣傳的財政投入,又擴大和豐富公益宣傳範圍和類型。」洪子晴與香港委員又提案創立「福田區公益宣傳基金」,借鑒香港大型慈善機構的組織架構公開透明的監管模式,發動和利用社會力量,使政府和社會資源共享。
洪子晴對參與慈善項目富有經驗,她擔任主席的「洪子晴慈善基金會」於2008年8月成立,正值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時期。迄今為止,洪子晴已經往基金會注入個人資金達數千萬元,主要致力於幫助貧苦大眾,在貧困山區建學校,為農村建醫療診所,幫助貧困家庭,助養孤兒,探訪老人及助建水窖等,洪子晴也經常積極參與贊助不同慈善機構活動,招募義工,推出勵志唱片等,幫助社會,不遺餘力,曾榮獲「世界傑出華人」大獎、「中國慈善家」、「盛世華人優秀中華人物勳章」、「感動中國傑出人物」獎、2010年榮獲「世界華人愛國之星」獎、「亞洲十大慈善家」、「品牌中國慈善年度人物」大獎、2013年更獲《人民日報》、《環球時報》頒授「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