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哈利波特》迷倒大人和細路。圖為劇照。 資料圖片
回味Harry Potter三之一
電視台早前連續多個周末播放《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所有電影,共8集,真令哈迷樂透。不管從小說或電影角度,《哈利波特》系列都極成功,小朋友固然看得興奮,大人同樣不覺低能。作者羅琳(JK Rowling)固然居功至偉,而編劇、導演、演員全都功不可沒。編劇尤其重要,因為原著小說這麼受歡迎,如何把它變成兩個小時的電影內容,又不能失真,需很大功力。看過小說和電影的朋友,大概都同意電影改編得十分成功吧。
今期談第一集《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但在美國以至3個南亞國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卻改作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當中的sorcerer解作巫師、男巫、術士,大概美國人覺得用此字更易令人想到魔法。但philosopher's stone(哲人石)是煉金術(alchemy)的固有術語,把它改作sorcerer's stone變得不倫不類,貽笑大方。難怪羅琳好像說過,她很後悔在美國等地改了這個名字。
本片編劇是Steve Kloves,在8齣中,有7齣都出自他的手筆,只有《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由Michael Goldenberg執筆。
故事描述哈利自小給姨姨Petunia和姨丈Vernon收養,但他們及表哥Dudley都待他很差。電影開首不久,有一幕很有趣,也凸顯哈利與魔法的關係。話說他們4人一起去動物園,出發前姨丈已警告哈利:
與蛇傾計 竟獲回應
Vernon: I'm warning you now, boy. Any funny business, any at all, and you won't have any meals for a week(我現在警告你,小子。只要有任何怪異的事發生,絲毫任何事,那你便會一個星期沒有任何東西吃)。
這兒已暗示哈利可能會做出怪異行為。接着,在動物園,他們看到在一個大玻璃室內有一條巨大的紅尾蚺(boa constrictor)。給寵壞了的Dudley跟父親有以下對話:
Dudley: Make it move(令牠動)。
Vernon大力敲打玻璃,然後說:
Vernon: Move(動)!
他繼續大力打玻璃,而兒子繼續說:
Dudley: MOVE(動─)!
可惜蛇仍沒反應,Dudley覺得沒趣,因而離開了。接着,哈利居然跟蛇說話:
Harry: Sorry about him. He doesn't understand what it's like, lying there day after day, having people press their ugly faces in on you(我為他道歉。他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日復日躺在那兒,人們把醜陋的臉孔壓向你)。
接着,蛇居然向上望並眨眼。
Dudley見蛇有反應,便前來把臉貼在玻璃上看牠。哈利想了一想,玻璃居然消失了,於是Dudley便跌進蛇室中,而蛇則逃了出來,並向哈利說:
Snake: Thankssssssss(謝謝──嘶嘶)。
Harry: Anytime(別客氣)。
玻璃突消失 Dudley墮蛇竇
後來,玻璃居然又重現,於是Dudley竟然困在蛇室中!最後,他們一行4人返回家中,Vernon便向哈利大興問罪之師:
Vernon: What happened(發生甚麼事)?
Harry: I swear I don't know! One minute the glass was there and then it was gone! It was like magic(我發誓我不知道!前一陣子,玻璃還在,然後它便消失了!這就像魔法)!
Vernon: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magic(沒有魔法這回事)!
這,便正式揭開了哈利與魔法的關係。■余功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