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江學海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恒管英萃:「中」組織「英」表達 強差人意


英文寫作技巧對大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在以英文為教學媒介的大學裡,不僅英文科需要英文寫作,其他科目(如商業法、音樂欣賞等)也會要求學生撰寫英文報告,以體現他們對課題的理解。雖然港生在中學學過英文寫作,但部分大學講師對他們的「作品」往往不太滿意,普遍指其邏輯性差,甚至難解其意。但學生會覺得,已用英文將觀點解釋,不明白講師為何會不理解。

作者負責 VS 讀者負責

造成上述此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學生進行英文寫作時,仍受到中文文章組織結構的影響,不清楚英文與中文在寫作時遵循不同的組織方式,前者屬「作者負責方式」(writer responsible),後者則屬「讀者負責方式」(reader responsible)。

對比修辭學學家John Hinds指出,使用英文寫作時,常遵循「作者負責」的原則,意味作者寫作時身擔重任,將想要表達的意思闡釋清楚,所以寫作時必須採用清晰的結構及銜接詞。然而,使用中文寫作時,讀者必須擔當起領會作者意圖的任務,如在字裡行間尋找意思的銜接。因為中文寫作結構可以是形散而神不散,而且不一定使用銜接詞來表達作者的思路。雖然對成功的書面溝通而言,作者與讀者的因素都不可忽略,但在進行英文寫作時,作者的角色更重要。這便可解釋為何大學講師閱讀學生英文作業時,發現以下問題:學生的邏輯不太清晰;文章開首未能單刀直入;句子聯繫不夠緊密等。這是因為學生仍下意識地套用中文組織模式,從而寫出「讀者負責」的英文,這在熟悉英文寫作規範的讀者看來,是不能接受的。

多用中心句等「絕招」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在高中時,學生已學過如何組織英文的段落結構,如使用中心句(thesis statement)、主題句(topic sentence)及銜接手段(cohesive device)等,但往往只機械式地記住,寫英文時一定要用這些要素,而不知道背後原因。筆者認為,教師在強調這些元素重要性的同時,也應闡明原因,令學生對英文寫作中「作者負責」的概念有更深入認識,才能寫出滿意作品。■馬晶靜博士 恒生管理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

隔星期五見報

相關新聞
英文應試攻略:一不離二 「雙」得益彰 (2014-03-07) (圖)
銀幕有話兒:哈利整蠱表哥 姨丈嬲爆「照肺」 (2014-03-07) (圖)
騎呢遊學團:Bollocks惹官非 法庭唇槍舌劍 (2014-03-07) (圖)
古文解惑:楚王以貌欺晏子 自取其辱 (2014-03-07)
恒管英萃:「中」組織「英」表達 強差人意 (2014-03-07)
校園藝墟:鯉躍龍門 (2014-03-07) (圖)
社評雙語道:提升本地養雞業 應對食活雞習慣 (2014-03-05) (圖)
吹水同學會:尋找來自星星的另一半 (2014-03-05) (圖)
英語世界:麵包牛油 生活所需 (2014-03-05)
中文視野:「巧合」推發展 讀者明「天理」 (2014-03-05)
英語筆欄:委國有魔力 盛產選美冠軍? (2014-03-05) (圖)
創意「匯」聚:童年回憶 (2014-03-05) (圖)
英文應試攻略:快狠準──戰無不勝要訣 (2014-02-28) (圖)
銀幕有話兒:自殺N次「復活」 頓悟人生意義 (2014-02-28) (圖)
People's Sunday嗌爆 網球手喊爽 (2014-02-28) (圖)
古文解惑:《山海經》神話 引人入勝 (2014-02-28)
文匯學林:居有定所 讓我成長開竅 (2014-02-28)
康文展廊: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2014-02-28) (圖)
What's Up:辱罵遊客 全港激憤 (2014-02-26) (圖)
吹水同學會:身藏六呎下 雛菊往上推 (2014-02-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江學海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