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論:上海行顯積極成果 激進勢力綑綁反對派溫和人士受挫


黎子珍

這次上海行是中央官員與反對派的一次政改接觸,更是一場反對派內溫和人士與激進勢力的政治角力。激進勢力在上海行公布之初,已經不斷出招意圖破壞政改溝通,但一些反對派溫和人士最終排拒干擾,堅持溝通。經過與中央官員直接溝通之後,一些反對派溫和人士清楚了解到「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違反基本法的方案,絕不可能獲中央接納。有報道指他們近日正打算整合各個較溫和政改方案,目的是在之後的「電子公投」上壓倒激進勢力的「公民提名」,以免政改破局。這說明上海行正在發揮積極成果,反對派溫和人士知道對抗路線行不通,正在擺脫綑綁,不再隨激進勢力起舞。「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反對派溫和人士如果回到法制的軌道上,實事求是的討論政改方案,未為晚也。當然,激進勢力也不會善罷甘休,這正需要反對派溫和人士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氣。

立法會議員訪滬之行,成功為部分反對派議員與中央官員溝通搭建了橋樑,反對派「飯盒會」召集人馮檢基雖然指會面沒有收窄雙方分歧,但也肯定此行清楚顯示中央願意與「泛民」及其他團體人士溝通;多名反對派議員也肯定會面氣氛「良好、平和」。然而,激進勢力卻大唱反調,大肆指責反對派溫和人士沒有「堅守立場」,被「京官主導了會面」云云。《蘋果日報》社論更是指罵參與溝通的反對派議員,「為能與京官舉行50分鐘的問答而自鳴得意,明知是再次聆聽京官宣達愛國愛港聖諭,分歧沒有拉近,還要為所謂的自由搏擊而喝采,為京官所謂的『面部表情並不抗拒』而滿足,不能不令人擔心。」《蘋果日報》社論色厲內荏的叫罵,其實說明激進勢力與反對派溫和人士的分裂正日益擴大。

激進勢力為何指罵參與溝通議員

激進勢力在上海行公布之初,已經不斷出招意圖主導這次上海行。工黨主席李卓人第一時間高調聲明要「杯葛」上海行,其他激進勢力也繼續加大對民主黨等溫和力量的施壓:迫使民主黨必須參與「絕食」;以「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意圖綑綁反對派。在激進勢力的施壓下,溫和人士儘管有意溝通,但擔心被群起而攻之,於是在上海行上顯得畏首畏尾。

另一方面,激進勢力又「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提早返港騷」,由梁國雄在出發前先高調揚言會帶違禁品到上海,待海關人員依法檢查之後,他隨即表示要提早回港「以示抗議」。而工黨兩名議員何秀蘭、張國柱立即第一時間響應,表示也要提早回港,並指行程已經沒有意義。這些行動顯然是早有預謀,目的是要挑起事端,繼而迫反對派議員隨梁國雄等人回港,破壞溝通之旅。然而,最終激進勢力的圖謀卻落空,雖然梁國雄鬧劇令上海行橫生一點枝節,但大部分反對派議員依然繼續留滬溝通,並且在座談會上與中央官員就政改交流意見。在座談會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更進一步展示溝通誠意,表示將會逐一邀約議員見面,吃飯與否、會面地點一概悉隨尊便。對於張主任的邀請,除了梁國雄大放厥詞之外,其他反對派議員大多積極回應。

反對派溫和人士在上海行中能夠排拒激進勢力的干預,堅持溝通,引起激進勢力的不滿,於是回港之後隨即發動喉舌、打手對溝通議員展開一輪口誅筆伐。更令激進勢力焦急不安的是,經過與中央官員直接溝通之後,反對派溫和人士已經清楚了解到「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違反基本法的方案,絕不可能獲中央接納,堅持「公民提名」最終只會令政改破局,市民不能在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投下反對票的反對派將成為歷史罪人。於是,近日他們的立場也開始出現轉變。

反對派溫和人士整合反擊綑綁

有報道指出,上海行之後反對派開始着手準備6月的所謂「電子公投」。據悉,有反對派溫和人士正打算「合縱連橫」,整合各個溫和方案,當中更包括18名學者提出的「公民推薦」方案,以加強有關方案的叫座力,壓倒激進勢力的「公民提名」。現時激進勢力並沒有放棄「公民提名」,近日更發動「學聯」、「學民思潮」為「公提」方案加強聲勢。溫和人士的「合縱連橫」,就是令相對較溫和的方案「增加勝算,在『電子公投』中脫穎而出」。這說明上海行正在發揮積極成果,反對派溫和人士知道對抗路線行不通,加上在上海行中親身感受到激進勢力的粗暴綑綁及事後狙擊,令他們不甘再受激進勢力的壓迫,於是才開始在方案上「合縱連橫」。

有傳媒說,這次上海行是一面照妖鏡,將一些反對派人士的醜態都暴露出來,這正好套用到激進勢力身上。市民從上海行中清晰看到激進勢力根本無意、無心溝通,一味死撐不可行的違法方案,寧願一拍兩散也不讓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市民對此都看在眼裡。反對派溫和人士也逐漸了解到靠攏激進路線只是死胡同,不但政改將再次破局,而他們也將成為選舉的大輸家。於是回港後開始修正立場,不再隨激進勢力起舞。《戰國策·楚策四》有云:「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政改諮詢還有一些時間,反對派溫和人士如果回到法制的軌道上,實事求是的討論政改方案,未為晚也。

相關新聞
陳方安生訪美銷政改方案乃開門揖盜 (2014-04-17)
來論:上海行顯積極成果 激進勢力綑綁反對派溫和人士受挫 (2014-04-17)
政改點評:破除「公民提名」魔咒 回歸政改討論正軌 (2014-04-17)
議員訪滬既拉近了溝通距離 又顯示了中央誠意 (2014-04-17)
主席「剪布」要快、狠、準 (2014-04-17)
理性溝通依法協商 (2014-04-17)
廿四味:《蘋果》叫出「港獨」口號意欲何為? (2014-04-17)
走向設計之都 (2014-04-17)
李陳甘當「臭棋」 亂港醜態表露無遺 (2014-04-16)
來論:長毛不要耍無賴 (2014-04-16)
廿四味:戴耀廷死撐「佔中」理屈詞窮 (2014-04-16)
緊緊把握機遇率先突破 開創江蘇全面深化改革新境界 (2014-04-16)
《蘋果日報》對交流恐慌說明什麼? (2014-04-16)
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 (2014-04-16)
志強時評:紫棋的不同評價孰是孰非? (2014-04-16)
來論:李陳勾結美政客干預香港 雙方皆心虛理虧 (2014-04-15)
廿四味:「篩選論」露出底牌 (2014-04-15)
「挾洋」安能「自重」? (2014-04-15)
梁國雄大放厥詞 暴露激進勢力意在破壞溝通 (2014-04-15)
減廢藍圖 五管齊下 (2014-04-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