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近10年來,深圳銳意打造「設計之都」,於2005年舉辦城市建築雙年展,政府投入巨資,在原舊廠區或市中心提供場地,廣邀世界各地設計力量來參展、交流,舉行活動。該雙年展,從2007年底改為香港、深圳雙城雙年展,已經舉辦4屆。最近的一屆在2013年12月下旬開幕,2014年春落幕。
每逢雙年展,深圳方面都是大張旗鼓,投入鉅資,從海外邀請策劃人 (近年改為招投標方式遴選)和各路設計團隊,場地大,而且結合深圳的舊區改造,提供通往展場的免費交通。吸引到深圳和外地的眾多參與和參觀者。相比而言,香港政府的投入,一般幾十萬港幣,不到深圳方面的十分或二十分之一。本港地少擁擠,場地更是捉襟見肘。過去幾年分別在中區舊警署、西九龍空地和九龍公園舉辦。2013-14年的這次,在開幕前的一兩個月,場地才最後定在觀塘碼頭,意欲和「起動九龍東」活動呼應,並以北角碼頭稍作配合。觀塘碼頭離開地鐵站尚有距離,現在水路交通的乘客也不多,所以觀塘碼頭的展覽,和以往在香港舉辦的展覽命運相同,都是在無聲無息中開張和收尾。
每次本地的雙年展後,香港方面選出作品,參加在威尼斯舉辦的城市建築雙年展,政府也作少量資助。在這些世界論壇上,香港和中國內地本來都沒有什麼聲音,因為這幾年積極參與,也將本地事物帶到了國際的視野。設計思想和技藝的交流,對行業水準的提高不無好處。不管展品的效果如何,本地的雙年展和國際的交流,都是一個開端,聊勝於無。
設計之都 輻射世界
西方國家輸出設計服務業,早在殖民時期就開始。香港本地的老牌建築設計事務所,如巴馬丹拿、利安、馬海等公司,19世紀由英國人在香港開始,除太平洋戰爭時停了幾年,100多年來在本地服務,在廣州、上海和天津也留下作品,是不折不扣的香港「本地事務所」。
過去20幾年裡,在世界競爭力的排名中,香港總是名列第二、三位;在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經濟自由度排名中,香港連續20年排名第一;在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中,紐約和倫敦之後,香港穩居第三。因此,才會有「紐倫港」之說。和紐約、倫敦及上述那些「設計之都」的同行相比,以香港為基地的設計公司尚有相當大的差距。
1978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香港的設計力量經過戰後30年的成長,正當其時。香港的設計,從珠三角登陸,迅速成為廣州、上海、南京、北京、大連和東北地區最搶手的「海外設計」,尤其是在中國內地當時需求甚殷的酒店建築,香港的開發商和建築師倍受歡迎,他們的作品被當地的人民、官員和專業人士仰慕。
創意產業 增值產業
當中國內地城市的部分設計公司,21世紀躍躍欲試地向境外發展的時候,香港 「本土」 的設計公司從1980年代起將設計服務延伸到中國內地和亞洲其它城市,如台灣各地、越南的胡志明市、印度和中東的城市。香港境外的設計,佔了香港建築設計公司平均業務量的20%-30%。香港的建築教育、本地實踐和政府監管使用英語世界的體系,圖紙用英文標註。本地事務所的高層,有不少外籍人士。香港的設計業本來就是國際建築實踐的一個部分。雖然有上述的條件,但香港的設計業東頂到台灣,西止於中東,北到哈爾濱,南到胡志明市,並沒有衝出亞洲。在這方面,香港的設計,遠不如日本的設計,甚至不及馬來西亞。
長期以來,香港寸土寸金,主要開發商重利潤輕設計,房屋生產成為追逐利潤產出、可售面積的鏈條,建築設計只是這鏈條上的一環。有創意的設計難以得到鼓勵。香港地價昂貴,經濟壓力沉重,有想法但產值低的公司,更難生存。 要如何成為設計之都,讓設計業成為支柱產業,政府、業主、開發商、設計業界和院校,都責無旁貸。本文篇幅所限,容當另文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