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觀感
高敬德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創會會長 香港與內地投資商務促進會會長
鄒燦基 全國政協十一屆委員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名譽會長
張 茵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作為改革前沿的江蘇省銳意改革,奮發向前,在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均取得可喜成績。隨着改革進入「深水區」,面對的挑戰更趨複雜艱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意志堅定地表示:「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咬住發展目標,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和這次全國兩會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機遇,堅持穩中求進,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努力使江蘇發展行穩致遠、健康持久。」江蘇省正在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改革開放之路,保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江蘇全省經濟蒸蒸日上,社會和諧發展,形勢十分喜人。面對全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江蘇省非常有信心!
一、貫徹習總書記要求 江蘇改革成績可喜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省代表團審議時,殷切希望江蘇「始終把已經取得的成績看作是事業新的起跑線,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並對江蘇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過去一年,江蘇省把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作為工作的重點,扎實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抓創新、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江蘇省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5.9萬億元,增長9.6%,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6,568.5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2,500元和13,550元,增長9.6%和11%。
去年,為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江蘇省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六大行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方案,加快傳統產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江蘇省把轉型升級工程與科技創新工程結合起來,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400億元,人才綜合競爭力和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全國前列;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方面,江蘇省2013年實施了新一輪農村實事工程,區域供水通水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制鎮覆蓋率分別達到83%、70%,新解決3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行政村客運班車基本全覆蓋,鎮村公交開通率達到48%;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江蘇省提出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持之以恆地推進生態省和綠色江蘇建設,林木覆蓋率達到21.9%。
「如果不加大改革的力度,是不可能取得這個成績的。」羅志軍書記強調,江蘇省取得的成績,既是發展的結果,也是改革的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持續不斷推進改革密不可分。
二、咬定改革不放鬆 明確江蘇改革目標
在持續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江蘇省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資源環境加劇、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城鄉居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社會管理面臨諸多難題等。羅志軍書記直言,「江蘇省發展還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咬定發展的目標。」羅志軍書記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法學碩士,自1995年起到江蘇省工作至今已19年,從出任南京市副市長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開拓進取,一直走到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崗位,素以原則性強、作風扎實、謙虛謹慎、廉潔奉公、真抓實幹、不尚空談而著稱。羅志軍書記和精通科技、熟悉經濟、求真務實、生活樸素的李學勇省長對江蘇省情況了如指掌,對於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突破改革過程中的「深水區」,江蘇省委、省政府運籌帷幄、胸有成竹。在羅志軍書記、李學勇省長和省委、省政府率領下,江蘇省正處在政通人和、社會和諧的大好局面。
今年 「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貫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彰顯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為改革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根據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江蘇省結合實際明確提出,按照中央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積極推進在江蘇省的率先探索和創新實踐,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改革開放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羅志軍書記強調:「着力抓好中央改革決策的貫徹落實,保持中央改革決策的統一性、嚴肅性,確保中央改革部署在江蘇省不偏向、不走樣。」
三、打造江蘇特色改革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對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作出了重大部署與佈局,提出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等戰略。這為江蘇省提供了改革和開放的雙重機遇。
為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增強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江蘇省將重點圍繞企業國際化、城市國際化、人才國際化「三個國際化」,積極探索改革外商投資模式、外經貿體制、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江蘇省一方面將努力學習借鑒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經驗,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支持各級各類開發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出口加工區結合自身特點,在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為企業創造符合國際慣例的市場環境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羅志軍書記對江蘇與香港的合作十分重視,希望在江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與香港進行更深度合作,努力拓展蘇港兩地合作共贏新局面。
目前,江蘇省13個省轄市都明確了改革試點的平台和先行探索的任務。江蘇將抓住用好這些改革載體和平台,做大改革文章,疊加創新功能,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改革品牌。
羅志軍書記指出,2014年是江蘇省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關鍵一招」,推進全省生態文明規劃、建立長三角區域聯動機制、促進科技進步、保護知識產權。人們有理由相信,江蘇省將繼續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覺悟,積極響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號召,不斷開拓創新,走在全國深化改革的最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