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文鈴)一項中醫中藥研究發現,傳統中藥淫羊藿、女貞子和補骨脂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有關研究從10種中醫補腎的藥材中,選出以上3種作臨床研究,發現停經超過10年的婦女,在服用由以上3種中藥製成的膠囊一年後,有助改善骨質密度。
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於9年前開始,從10種中醫補腎的藥材中,選出淫羊藿、女貞子和補骨脂進行臨床研究。研究共有150名40歲至60歲已停經的婦女參與,為期12個月,婦女分為兩組,一組服用由以上3種中藥製成的中成藥膠囊,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研究顯示,淫羊藿、女貞子和補骨脂有助防骨質疏鬆。
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總監梁秉中表示,「經臨床發現,3種中藥可以令骨質密度不會下跌,尤其對收經10年的婦女特別有效」。他補充,3種中藥中,淫羊藿是中國傳統補骨藥方常提及的藥材,而女貞子的補骨效能則由中大研究小組自行發現,未來會針對女貞子繼續研究其補骨的效用。
生地黃黃芪醫糖尿腳
另外,本港每年有120隻糖尿腳需要截肢,有見及此,研究所對生地黃、黃芪治癒糖尿腳潰瘍進行研究。梁秉中表示,研究針對患有慢性難癒性潰瘍的患者,讓他們服用生地黃及黃芪調配而成的中藥顆粒,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患者全部痊癒,並無任何患者情況變差,顯示生地黃和黃芪可以推動細胞和小血管慢慢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