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4月份官方製造業PMI數據微升至50.4,略高於3月份的50.3。圖為江蘇連雲港。 新華社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隨着關於歐洲地緣政治的避險情緒未有再升溫,而美國聯儲局退市步伐與外界想像一致,剩下來的焦點,自然是中國內地的增速放緩問題。踏入5月份,內地公佈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貿易收支及物價指數等。
5月1日公佈的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數據微升至50.4,略高於3月份的50.3。其中,4月份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偏軟,新訂單指數則從3月份的50.6升至51.2,表明製造業的小幅回暖主要是由內需推動。
中國製造業持續萎縮
另方面,5月5日公佈的匯豐中國PMI數據終值為48.1,較初值下跌0.2個百分點,雖然高過3月份的終值48.0,但指數已經是連續四個月低於50,表明內地製造業持續萎縮。其中,生產及新訂單分項指數都出現回升,但仍低於50,新出口訂單則再度跌穿50,降至48.9。
鑑於反映大型企業的官方製造業PMI數據好轉,加上新開工量大增,或帶動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改善,預期反應中小企業的匯豐PMI數據會企穩回升。
中國4月份貿易數據好於預期,出口和進口均錄得上升,雖然幅度有限,但逆轉3月份進出口雙降的疲軟態勢。其中,出口年比上升0.9%,好過預期的負0.3%,都好過上個月的負6.6%;進口同比上升0.8%,好過預期負2.1%和前值負11.3%。4月份數據偏軟,主要是由於上年虛假貿易所導致的高基數效應,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匯率波動所致。貿易收支為近期中國表現較好的經濟數據,有助於改善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近日海關亦發布報告,分析今年中國的貿易形式,維持2014年進出口呈「先低後高,震盪回升」的判斷。
中國5月9日公佈的CPI同比上升1.8%,低於預期2.1%和前值2.4%,主要受蔬菜價格大幅回落影響。目前CPI的水平遠低於全年調控目標3.5%,且近期可能都會保持在低位。
央行或減存款準備金率
基於多數經濟數據利淡,而較低的通脹水平,亦為寬鬆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市場期望,央行在未來幾個月會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事實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5月10日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短期數據出來不一定說明問題,央行一直在流動性方面進行微調,目前國務院強調宏觀調控要有定力,不會採取大規模的刺激。
綜合數據和政府表態,中央對經濟放慢的容忍度增加,預期未來定向降準微調和政府推出一系列小規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比較大。以此觀之,市場將繼續關注下個月經濟數據是否會釋放企穩、甚至反彈的訊號。若數據繼續惡化,市場對政府刺激措施的憧憬必然再度升溫。■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