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孟子的「性善說」並非探究初生嬰孩是善與否,而是為善惡訂標準。 資料圖片
探究儒學系列之二
一般人對孟子的認識,是基於他的「性善說」,以為他主張「人之初,性本善」;其實,那是很大的誤解。孟子的「性善說」,並不是要探討:人的性情先天是善還是惡,而是要為善惡訂標準、為道德立根據。此心,不單是是非對錯的標準,也是為善的動力來源。故云:人皆可為堯舜。
判斷善惡,必須預設道德標準;否則,就無從討論,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亂局。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為何一般討論鮮有出現此亂況,因為,人皆默認本心為標準。
不忍之情 惟人獨有
孟子認為在人本心中,有一不忍之情,那是道德的根據。萬物之中,惟人獨有,是人心的特質,孟子稱之為本性;這與亞里士多德所說的Essence的意思差不多,是「人之為人」的根據。有本心的生物是人,沒有的就不是;外形如何並不相干。外太空生物是否人,就要觀察他們是否有本心了。
下文是性善說的出處。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本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人之有是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也,猶其有四體也。」 《孟子.公孫丑上》
孺子入井 救人心切
這就是著名的四端說,以下加以闡述。
1. 此處雖言四端,其實可攝收於本心;一切價值自此而出,較簡潔利落。
2. 孟子指出:孺子將入於井,人內心必定呈現一絲淒惻之情,這是人的本性。人在此情況下欲救孩子,並不是基於利害,而是內心的一點「應該如此」的催促;這點催促雖然微弱如火花,但明亮堅定,這是孟子的體驗。要證明人人俱有本心,孟子訴之於人的通感;通過通感,孟子認為本心像邏輯一樣,具普遍性、人人相同。
3. 孟子認為本心就是道德標準,與孔子說的仁心並無二致。是用來量度一切是非的量尺。一切合乎本心的原則,無論思想或行為,均可稱之為善;反之,則稱為惡。故說,孟子的性善說,不是描述人性如何的善,而是為善惡立標準。
4. 人雖有本心,但不保證人為善而不為惡。因為,人除了有「人禽之辨」之性外,還具「人禽共有」之性,那是自然之性。人餓了,就求吃;冷了,就尋暖,這也是與生俱來的。這兩種性情常有衝突、處於對立狀態。倘若自然欲望戰勝了本心,人就會為惡。儒者,倘能時刻儆醒,隨本心而行,方能避免犯錯。指出人會為惡,並不能推翻孟子之性善說。
孟子的本心,就是孔子的仁心,是一切道德的依據。所有仁義禮知、民貴君輕的思想,莫不要到本心的秤上量一量,看看是否合度。孔孟立說,並不在人心之外。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便是此意。這種以心性作為價值根源的思想,是荀子、告子,以及很多人不了解的。■圃丁
作者簡介:現職中文教師,大學畢業之後,全程投入教育事業之中,一晃眼30多年。知命之後,回歸中國文化;躬耕校園一隅,推廣儒道,自得其樂。
■預告:「探究儒學系列之三」 將於28/5(星期三)刊登。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