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草田 。傅月美提供
今年是香港著名音樂家黎草田逝世20周年,才華洋溢的他曾為觀眾創作出無數優美電影音樂及合唱曲子。在月底的紀念音樂會上,觀眾可以重溫這些經典名曲,與黎草田的傳奇人生。■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傅月美提供
音樂戰士
著名香港音樂家黎草田(1921-1994)原名黎觀暾,是廣東中山人。年輕時是真正的「熱血青年」,曾一腔熱情地投身到抗日音樂活動中去,不僅滿足於在後方「音樂救亡」,更參加了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組織的隨軍服務團,真正衝到了戰火仍延綿的西南前線,其間更創作了不少歌曲,都充滿了澎湃激情。回到香港後,繼續其音樂探索,並加入了長城電影公司,開始為電影配樂、作曲,三十多年來創作出無數膾炙人口的曲子。閒時,他鍾情於合唱藝術,於1959年創辦了「音樂愛好者合唱團」,該團1975年更名為「草田合唱團」。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又與費明儀、鄒允貞等人共同創立了「香港合唱團協會」,積極推動香港的合唱藝術,更培養了不少人才。
黎草田與戲劇的緣分也不淺,早年在廣東藝專讀音樂時,就加入了實驗劇團,後來還曾隨團到桂林去參加劇展。回到香港後,他也為許多舞台作品創作歌曲或擔任音樂總監,為話劇《人啊人》編寫的插曲《昨天的夢》就曾傳唱一時。因其對藝術的熱誠與醉心,草田先生在藝術圈中有許多摯友,戲劇大師鍾景輝King Sir就曾這麼稱讚他:「(草田是)一位對音樂藝術鞠躬盡瘁的藝術工作者,他一向做事認真負責、不計較酬勞,且樂於助人,他對戲劇界的參與和貢獻,使劇界許多朋友都非常感激和敬佩。」
也許是受到他的藝術激情影響,草田先生一家人都和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遺孀傅月美是資深的舞台劇工作者,也是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他的兒子黎小田六歲時由於出演黃永玉的電影《兒女經》而成為香港著名的童星,後來到英國求學,回港後亦成為著名音樂人,其所創作的歌曲,如《大地恩情》、《浮生六劫》與《問我》等都是當時家喻戶曉的電影及電視主題曲。黎草田曾把這三首曲子譜成合唱版,成為一時佳話。而黎草田的女兒黎海寧,正是香港現代舞界著名的編舞家,她的作品時常從電影及文學中攫取靈感,深沉而敏銳,說她是香港現代舞歷史中的大師級人物一點不為過。
今年是草田先生逝世二十周年,1997年為紀念他而創立的「黎草田紀念音樂協進會」將主辦《薪火相傳 好歌永遠唱--黎草田先生紀念音樂會》,重新演繹二十多首黎草田編曲的經典作品。演出特別邀來費明儀、林豪池及嚴志強親臨執棒,參加的合唱團,除了黎草田紀念音樂協進會合唱團外,還有草田合唱團、群聲合唱團、春天合唱團、波希青年合唱團與香島校友會合唱團。
精通多國外語
香港中央圖書館現在正舉辦展覽「香港音樂家群像系列:音樂戰士--黎草田」,看到這個名字,傅月美忍不住笑了出來。對她來說,草田先生早年投身音樂抗戰的熱血事跡當然擔得起這「戰士」之名,而他面對生活與藝術,那種樂觀豁達、永不止歇的勁頭更是不辱這「戰士」二字。
在傅月美心中,黎草田一直是個「大細路」,「和他在一起,永遠不會悶。」她說,「我剛認識他的時候還是小女孩呢,他大我很多年,那時一個朋友帶我去他的合唱團裡練歌,就這樣認識了。所以我們的相識,是由音樂開始。後來我進了話劇團,開始演藝生涯。他本身是在電影公司,和戲劇本來就有不解之緣,後來給了我很多鼓勵。」
黎草田時常幫忙話劇界的朋友來創作歌曲、作音樂總監、教唱歌。又因為他精通意、日、英、俄及西班牙語,有時甚至也指導演員的語言。傅月美對他的語言天分一直覺得驚異,「那個年代,大概音樂流行蘇聯歌曲,他便真的在香港找了一個俄國人來學俄語,所以音很準。又因為唱歌的緣故,對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都很通。之後他又喜歡上日文,真的又找了一個日本人來學。他學起東西來是一頭扎進去那種,所以有段時間他甚至在《商報》的國際版作翻譯。」她回憶當時家中就像補習班,熱鬧極了。學音樂、學外語的學生每天穿來穿去,黎草田樂得分享,從來不收錢。「可能這就是為甚麼到今天人們還是記得他、推崇他。我記得他走的時候是年初四,過年嘛,一般人可能都會覺得去殯儀館是『大吉利是』,但初十舉殯時,沒想到有幾百人出席。這是他的福氣,有那麼多人尊敬他。」
樂觀、豁達對抗絕症
傅月美說,生活中的黎草田興趣多多又精力充沛,除了作曲、唱歌、指揮合唱,閒暇時他還愛玩魔術。他也是體育健將,特別愛游泳,鋼琴、吉他、手風琴的樂器樣樣都精。「但他也是一個學者,專心起來非常投入。」傅月美說,「我們家裡從來沒有悶的時候,他很喜歡攝影,作品還拿過獎。也喜歡看電影,我在他的熏陶下都很喜歡看電影、看劇。有時電影節,我們兩個可以一天裡面看三、四套電影,看得哪套打哪套都分不清楚。很多姿多彩。」
年輕時曾經經歷大時代的洗禮,黎草田對社會時事一直十分關注,但在傅月美的記憶中,他從來不曾憤世嫉俗,相反,那種對生命的熱情與對生活的樂觀好像能夠擊退所有的不美好,哪怕面對疾病。「當時他指揮多個合唱團,精力很充沛。所以他一病的時候我好擔心,發現時癌症已經擴散,醫生說他只能坐輪椅,但他很快已經自己扶着枴杖走,半年後連枴杖都不用了,還繼續回去指揮。他的意志力真的很強,到癌細胞上了腦,連頭蓋骨都要拿走的時候,他一樣不停的,到工聯會的業餘進修中心去教人家外文,並沒有因為這個病而倒下。人家說他是『音樂戰士』,真是沒錯。」
傅月美說,合唱是一班人一起去追求一樣大家喜歡的東西,這也許是黎草田鍾愛合唱的理由之一。在他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觀眾能夠在音樂廳中緬懷他精彩的一生,與他一起望向那個大家在歌聲中熱愛、追求的遠方。
《薪火相傳 好歌永遠唱-黎草田先生紀念音樂會》
時間:5月31日 晚上7:45分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