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 誠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今年3月「兩會」期間在會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時指出,實行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關係到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也關係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4月底在北京會見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時指出,香港普選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出現一個與中央對抗的特首。若由一個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將會威脅國家安全,損害香港長遠利益。
張德江及李飛的講話,都涉及一個核心問題,即香港政改,尤其是行政長官普選,不僅僅是香港自身的事情,也是整個國家的事情,它關係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大局。港人若能跳出本土思維,從國家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和理解香港政改問題,或許另有一番體會。
近段時期以來,「國家安全」是一個曝光率很高的詞語。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宣佈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國安委第一次會議,闡釋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11種安全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習近平強調,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中央領導濃墨重彩強調
中央領導近來濃墨重彩強調國家安全,與我國當前面臨的複雜國內外安全環境有關。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實施步伐加快,戰略矛頭明顯對準中國。部分周邊國家不斷在海上挑起事端,加大對我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侵蝕力度,我國海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境內外「三股勢力」(暴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加緊滲透和破壞,變本加厲地在新疆策劃和製造暴力恐怖事件,並開始向疆外蔓延,嚴重危害社會和諧穩定。此外,中國在經濟、能源、金融、生態環境、資訊網路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面臨的威脅也日益凸顯。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
從表面上看,上述這些問題與香港政改並無直接關係,但實際上卻不能割裂開來。我們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首先回顧一下歷史。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一段貧弱受欺、落後挨打的歷史,而香港被英國侵佔,正是這段屈辱史的一個縮影。97香港回歸,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標誌着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香港回歸祖國已經17年,中國政府絕不容許任何外國勢力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在涉及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重大原則問題上,中央不可能作出妥協和讓步。
英國殖民統治影響還在
再來看看香港的現狀,回歸雖然已經17年,但英國百餘年殖民統治的影響還在,港人的國家認同比較薄弱,鼓吹「港獨」者有之,強闖駐港部隊軍營者有之,為英國殖民統治招魂者有之,與外國勢力暗通款曲者有之,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自2003年擱置至今,一直被妖魔化,立法完成遙遙無期。在此情況下,中央擔心香港被外部勢力滲透和利用,威脅國家安全,並非杞人憂天。
在香港政改的關鍵時刻,一些反對派人士的所作所為更是引起中央高度警覺。4月初,李柱銘和陳方安生高調訪美,並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順道」會面,陳李稱與拜登談及北京企圖控制特首選舉、香港「一國兩制」已被削弱、核心價值受到衝擊等問題。《紐約時報》也配合發表社評,稱香港特首普選及新聞自由受到威脅云云。5月初,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訪港,邀請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的黨魁及親美的新聞界高層會晤,商談香港政改問題。劉慧卿、李卓人、梁家傑會後承認向拉塞爾爭取支持他們的政改方案,並稱「國際社會有權對政改發表意見」,為外國勢力干預香港製造輿論。梁家傑還稱,他向拉塞爾表達了香港要「有真正民主」,是「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這真是咄咄怪事!一些人號稱是「香港良心」、「民意代表」,卻幹着引狼入室、出賣香港的勾當!梁家傑作為香港立法會議員,就職宣誓表示要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擁護基本法,他應該捫心自問,他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中國的利益?是否符合香港的利益?
外國勢力欲培植代理人
正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央對外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在香港培植代理人一直心存疑慮。在香港普選問題上,中央將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不能與中央對抗作為一條重要的原則底線,其主要考慮就是要求普選產生的特首必須效忠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特區,在涉及國家利益以及處理與中央有關的事務時,必須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尊重中央的決定,不能對抗中央,更不能聽命於外國,不能與外國勢力聯手對抗中央。
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讓一個與中央對抗的人當選特首,將會出現怎樣的後果?按照基本法規定,特首經選舉或協商產生後,必須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這種任命是實質性的,一旦產生一個與中央對抗、中央不能接受的特首人選,中央很有可能不予任命,這將引發憲政危機。相信大多數港人都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
有人說,讓一個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也沒什麼大不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頭腦簡單就是別有用心。如果放棄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的底線,讓一個與中央對抗的人掌握特區管治權,「一國兩制」實踐將偏離基本法設定的軌道,中央和特區關係必定劍拔弩張,香港和內地的密切聯繫將受到衝擊,香港社會內部也必然嚴重撕裂,這將根本損害香港的繁榮穩定,損害廣大香港同胞和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各種境內外敵對勢力將會乘虛而入,利用香港從事反華反共活動,很有可能把香港引向分裂祖國的道路,甚至把香港變成顛覆、滲透和破壞活動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絕對不能容忍的。
習近平主席在闡述「總體國家安全觀」時,強調「以政治安全為根本」。所謂「政治安全」,主要是指國家主權的安全、國家基本制度的安全、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等等。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對於國家安全的危害也主要在這方面。
排除反國家者順理成章
香港反對派有一種說法,特首普選要允許「不同政見者」參選,不能將他們「篩選」出去。這就要看「不同政見」的具體內容是甚麼。如果是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內部治理有不同政治主張,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可能有兩個特首候選人的政治理念和政綱完全相同。但是,如果所謂「不同政見」是指不認同中國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比如企圖把香港變成獨立政治實體,或意圖推翻中央政權,改變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那麼,將這樣的「不同政見者」排除在行政長官普選大門之外,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即使在民主成熟的西方國家,也不允許意圖推翻國家基本憲制秩序的人參選最高行政首長。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設計香港行政長官普選方案,不僅要考慮選舉制度本身的公平、公正、合理,還要考慮有關普選制度安排及其結果對國家的影響,考慮到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有關的制度安排不能侵蝕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更不能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