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每逢星期日,在旺角、銅鑼灣、沙田市中心等旅客購物點,都會見到一小撮激進反對派人士在上演「辱客」鬧劇,不斷挑釁內地旅客,雖然除了《蘋果日報》之外,主流傳媒都懶得理會,但這班人卻依然樂此不疲地大搞針對內地旅客行動,當中主要成員就有網名「金金大師」的梁金成、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以及所謂「真愛聯」的梁爽等人。這些人除了都屬於反對派內最激進的一翼外,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與「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有千絲萬縷關係,梁金成是范國威的親密戰友,雖然早前被范「棄車保帥」,但亦沒有影響彼此的合作關係;而打着環保鬥士招牌的譚凱邦,實際上是「新民主同盟」的社區主任,是范國威的「打手」。
環保鬥士變激進鬥士
譚凱邦本身是一名教師,及後成為環保觸覺總幹事,開始以環保鬥士的姿態廣為外界認識,並且曾參選立法會選舉大敗而回。過去他關注的亦主要是環保議題,然而,近年他的立場和喜好卻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再見不到他談論環保,反而成了最激進的所謂「本土派」,主張以極端手段針對內地人,公然挑動對新來港人士的歧視,與范國威、毛孟靜之流沆瀣一氣。他更走上前台參與各種政治活動,以所謂「驅蝗」行動去針對內地旅客,甚至連反對派的活動也見到其身影。就如近日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峰,借所謂基本法撥款問題四處鬧事,更跨區到深水埗區議會搞事,當中竟然見到譚凱邦去聲援支持,說明他已經由所謂環保鬥士變成激進鬥士。
事實上,譚凱邦雖然在人前人後都打出其環保觸覺總幹事的牌頭,但其實他與梁金成一樣,都是「新民主同盟」的社區主任,與范國威合照的橫額在區內掛得到處皆是,這說明他根本就是「新民主同盟」的一員,更是為下年參選區議會選舉作準備。本來,參選區議會並沒有問題,加入「新民主同盟」也是個人的政治選擇,試問何來掩飾的需要?但譚凱邦一直以來卻對「新民主同盟」的身份以及與范國威的關係隻字不提,而是在準備參選的地區才「表露身份」,以吸引激進派的支持者,為什麼譚凱邦要掩藏「新民主同盟」的身份?
與范國威互相利用
這其實正是范國威一貫的伎倆。在反對派內,范國威屬於最投機取巧、最沒有政治道德誠信的一伙,為了成為立法會議員可以「背叛」自身政黨,在選舉時落井下石;為了當選可以轉走激進路線,變身成為所謂「本土派」。只要有利他保住議席,范國威可以隨意改變原則底線。然而,他也知道激進路線只能討好一班激進人士,在中間選民中卻是「趕客」行為,這也是「新民主同盟」盟友最不滿范國威的地方。於是,他便將這些激進行動「外判」出去,由梁金成、譚凱邦等人以不同身份不同組織「承包」,而范國威則以個人身份參與,既可抽水,出事時又不用上身。其中一個明顯例子,就是在台灣「反服貿」風波中,范國威牽頭由譚凱邦等人在台灣報章刊登廣告,聲援「台獨」分子「反服貿」,聲言「寧被邊緣化勿被中國化,免跌進香港衰落的同一軌跡」,這正是彼此合作的慣例。而作為回報,范國威也承諾協助梁金成、譚凱邦等人參選區議員,利用「新民主同盟」的票源和資源,來回報這些「打手」的「辛勞工作」。
因此,近年不少打着「本土」名義的行動,表面上是網上團體所發起,實際上是范國威以及一班激進派議員在幕後支持和操縱,梁金成、譚凱邦、梁爽等人不過是前台的「打手」和「棋子」而已。不過,范國威也要認清現時他正有後園失火之虞,「新民主同盟」一班黨友早已對范獨斷獨行的做事手法不滿,加上其針對內地人的行為將會得失大量中間選民,范國威就是以「打手」上陣都難以推卸責任。看來,范國威要保住其寶貴的立法會議席,隨時又要借譚凱邦人頭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