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寧
圍繞特首普選方案的較量不可避免,主流民意的趨向早已清晰,儘管反對派不甘下風,技窮的黔驢仍要「最後一搏」,操弄「商討日」,操弄「622全民投票」,乃至最終實施「佔領中環」。但其違憲違法,製造混亂,欺騙民眾,對抗中央和特區政府,一定會遭民意的抵制和反對。要知道,香港社會能夠引以自豪的一點,就是法治。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的重要部分,是社會穩定繁榮的基石,是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保障,是港人的驕傲,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還是這樣。特首普選只能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軌道上才能順利實現,別無他途。
正值春末夏初,跨入六月的香港政壇,跟自然界變化似乎同步,緊張氣氛驟然升溫。伴隨政府普選方案第一階段諮詢結束、第二階段諮詢即將展開,反對派「佔領中環」亦加快部署加大力度。這個被他們視為「最後一搏」的對抗行動,箭在弦上,「佔領中環」已經時常掛在他們嘴上,不禁讓人對政府普選最終方案的命運捏一把汗。
虛張聲勢為硬銷「公民提名」壯膽
從公開展示出來的計劃看,反對派圍繞所謂「622全民投票」,從6月8日民間團體宣佈在全港十八區推出「毅行」開始,到7月1日遊行及預演「佔領中環」,公開鼓動民眾,操弄電子及網上投票,進行實體投票和公佈投票結果等,政治表演一個連着一個,一環緊扣一環。在中央政府一再重申按照基本法軌道落實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社會各界同聲譴責「佔領中環」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反對派竟然充耳不聞,踐踏香港核心價值,視法律法規如無物,公開煽風點火,挑動對抗情緒,為違憲違法行徑集聚能量,張狂及囂張氣焰為回歸以來罕見。
這種囂張氣焰,並非源自於某些政客的自信和內心的充實,也並非源自於目前政治環境的大氣候,恰恰相反,「佔領中環」屬於違法活動,操弄「公投」屬於違憲活動的實質,他們十分清楚,香港市民希望早日達成普選共識的主流民意,對他們而言也並不陌生。「佔領中環」的始作俑者就曾感歎:不得不承認,依照基本法推進特首普選是主流民意。故此,反對派政客企圖虛張聲勢,或者說得俗氣點叫裝神弄鬼,來為「佔中」、硬銷「公民提名」壯膽。
早前的「佔中商討日」,組織者刻意安排,把「佔領中環」的目標確定在主張「公民提名」的三個方案上。狐狸尾巴提前露了出來,其對抗中央,挑戰基本法,自己將「協商大門」閉上的意圖暴露無遺,導致反對派內部較為溫和的務實派被綁在激進對抗的戰車上。由於各政黨團體對香港未來普選安排的理念和追求方式並不相同,組織者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鬆散的政治聯盟還幾近瓦解,相互攻擊醜態百出。不僅如此,參與「佔中商討日」的投票者僅二千多人,一些人還是臨時抓包,甚至拒絕簽署「佔中協定」。
欺騙選民綑綁溫和派
為挽回敗局,反對派核心人物不遺餘力,將這個已經公佈會在「622全民投票」後分道揚鑣、各奔前程的鬆散政治聯盟「箍包」,以便推進「佔領中環」下一步實質性行動。真普聯召集人、公民黨的鄭宇碩幾近乞憐地說:「泛民沒有分裂的本錢」。幾個反對派核心成員,諸如陳日君、李柱銘等急得上竄下跳。李柱銘日前還發表《誰是主要敵人?》的文章,公然將依據基本法推進香港政制建設,落實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中央和特區政府視為「敵人」,呼籲反對派的激進與溫和派別共同進行對抗,以免被各個擊破。為把這些同床異夢者臨時湊合在一起,實現「622全民投票」的計劃,真普聯和「佔領中環」的始作俑者還絞盡腦汁,採用偷樑換柱的手法,在「公民提名」三個方案之外,再加上一些可以綑綁溫和反對派的內容,例如「政府方案不符合國際標準,立會應予否決」的選項。
出盡手段催谷「622投票」
所加塞的內容,是要選民對一個尚未成型的政府方案做出憑空臆想的判斷,同時通過「民間表決」方式左右立法會議員的投票取向,尤其是對溫和派議員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何為國際標準,誰來把握這個標準尺度?為什麼說香港的普選方案一定要符合「國際標準」呢。激進反對派為「622全民投票」設計的內容,將包含「公民提名」方案作為唯一方案,根本沒有選擇可言,可見反對派糊弄和欺騙選民到了何種程度。將「公民提名」方案與加塞選項混在一起,企圖模糊界線,旨在引誘更多民眾參與,造成虛假民意支持「公民提名」,難怪激進反對派認為,「622投票」的意義超過方案選擇本身。
種種跡象顯示,激進反對派正在處心積慮要把「公民提名」方案,變成2017年特首普選的最終選擇,逼中央和特區接受。按照他們的話說,就是要「用票數向北京表達市民爭取真普選的意願」。戴耀廷還大打悲情牌,表示「若人數不足十萬,就代表行動失敗,佔中三子會向市民道歉,並考慮退出。」其不擇手段、急成心切,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