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回歸至今,香港面臨多次天災和意想不到的困難如「新機場事件」、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沙士」、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等。每逢這等危難來臨之際,港人總能聽到一句溫暖人心、振奮精神的話語,「祖國是香港的堅強後盾」。這句莊嚴的承諾背後,是中央政府一項項支援香港、「惠港」的政策和措施,帶領香港渡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令香港依舊保持繁榮穩定;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亦更加鞏固。
亞洲金融危機 挺港聯繫匯率
白皮書指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並迅速蔓延,港元受到國際投機勢力狙擊,香港金融市場動盪,與美元掛u的聯繫匯率制度遭受衝擊,金融體系的穩定受到嚴重威脅。中央政府鄭重宣布,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維護聯繫匯率制度,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特區政府採取果斷措施,維護了金融和社會的穩定。
沙士贈藥 CEPA個人遊振經濟
2003年上半年,沙士疫情肆虐香港,不僅危及香港同胞的生命健康,且使尚未完全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通貨緊縮,市場蕭條,失業率上升至8.7%。為保障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幫助香港經濟走出低迷,中央政府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在內地同樣急需抗疫醫藥物資的情況下,中央政府無償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藥品和器材。
當時,國家領導人更親赴香港疫情重災區和醫院視察慰問。當年6月29日,內地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確定了兩地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投資便利化三個領域的開放措施和實施目標。隨後又實施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政策。這些都為香港擺脫非典衝擊、恢復經濟增長打「強心針」。
金融海嘯兩地簽貨幣互換協議
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央政府高度關注香港受到的影響,當年12月即推出支持香港經濟金融穩定發展的14項政策措施。2009年1月,中央政府再次推出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2,0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在內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此後,國家領導人在訪問香港期間又先後宣布多項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與內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這對提振港人信心、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刺激香港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