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昨日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香港在低迷的國際經濟環境中仍保持平穩發展,很重要的因素在於「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經濟和民生是香港的重中之重,「佔中」亂港最終是對香港民眾福祉的破壞。
中央多次助港安渡危機
郭萬達昨在訪時中指出,香港回歸時已是發達經濟體,進入低增長階段,多年來先後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沙士、互聯網泡沫爆破、2008年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外部經濟環境的不斷波折。回歸17年來能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不變並得以提升,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
他說,正如國務院新聞辦前日發表的白皮書所提到的,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港措施,簽署CEPA、開放「個人遊」、支持香港開展人民幣業務等,在推進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時充分發揮香港的作用,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開展交流合作,為香港保持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社會政治化阻經濟民生
「這並不意味着香港經濟就不存在問題。」郭萬達指出,香港經濟呈現二元性,面臨貧富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就業等諸多問題,表明香港經濟發展深層次的矛盾還沒有完全解決。但「這些都是經濟問題,不應該政治化。問題是香港已經出現了這種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勢頭,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對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構成嚴重的障礙。」
勿為一己私利搞破壞
他認為,香港要保持繁榮穩定,中央政府的支持很重要,「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不能逾越的底線。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是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否則就會失去方向、錯失機會,進而加劇社會矛盾。極少數人「不能為了政治化而政治化,為一己之私綁架香港的民生和經濟發展,『佔中』亂港最終是對香港民眾福祉的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