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自從美國擁有了互聯網的技術之後,美國就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偷竊其他國家的秘密,在世界各個國家推行「顏色革命」,製造動盪,干涉別國內政,扶植親美勢力奪權上台。現在,香港反對派所搞的「佔中全民投票」,不過是美國以手機發動革命策略的現實版而已。策略分成三個組成部分,第一,製造一個容易煽動的社會話題;第二,挑撥離間,散播謠言,製造一些令公眾感到不快的事件,然後炒作;第三,通過手機軟件組織群眾,向着一個目標前進。
反對派借互聯網炒作謠言誤導港人
網上許多東西都不真實,散播虛假消息的人連名字都不真實,謠言很快就會散播得很快很廣。如果煽動的對象是青少年,會產生更多即興反應。「622佔中全民投票」就炒作兩個謠言,第一,中央發表白皮書,顯示要收回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力;第二,「佔中公投」的系統遭受到「國家級別的攻擊」。事實上,白皮書並沒有說要收回香港的高度自治權力,只是強調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權都是全國人大授予的,並且通過基本法制定了香港的各種制度,包括中央的管理事務和監察基本法權力。香港並沒有所謂「剩餘權力」。這就是中央政府擁有全面的管治權的意思。但是,反對派斷章取義,製造謠言,再經過互聯網不盡不實的炒作,就成了三人成虎的說法。
所謂「公投」網絡遭受攻擊和癱瘓,也是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反對派把自己的電腦搞垮,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技術,更不需要國家級別的技術。反對派宣佈投票開始,電腦系統立即正常,居然再沒有「國家級的攻擊」了,這非常不合常理。要癱瘓就應該在電子投票進行的時候癱瘓,哪有預早幾日癱瘓作為預警?唯一的解釋是,發動攻擊的是反對派自己。
投票無監管 結果任意誇大
「622公投」的設計充滿漏洞。第一,表面宣傳不可重複投票,但實際上有後門,某些人可以在後門進行投票,可以重複又重複投票,只需要編造一個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了。編得越多,投票紀錄就越高;第二,沒有對投票的意向進行分類,數據沒有透明度,可以由「佔中」的組織者任意解釋;第三,任何投票者都沒有身份核實,可以用各種辦法進行重複投票;第四,允許境外投票,包括境外的手機進行投票,把這個投票變為國際的投票,而系統伺服器設在美國,更可以組織專業隊伍,創造驚人的投票紀錄;第五,「佔中」組織呼籲支持者在電子投票之後,再到票站進行實體投票,「雙重投票」結果出現所謂70萬人電子投票,卻只有4.8萬人到票站投票的情況。所以周融估算,真正投票的人大概只有5萬人左右而已。根據經驗,反對派對「七一」遊行的人數估算,即使在有警方點算的情況下,常常誇大3到4倍。現在無人監察,更可以為所欲為,擴大十倍,任意吹水。
值得注意的是,「622公投」供選擇的方案都是最激進的「公民提名」,而且反對派一早就說明,如果政府不接受他們的方案,他們就會發動「佔中」。明擺着的是,「公投」就是要拉倒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622公投」居然有70萬人贊成激進「公民提名」方案,否定香港實現普選,是一場「假投票,真扼殺普選」的鬧劇,和主流民意希望落實2017年普選的結果大相逕庭。這只能證明一個事實,「622公投」的結果並不代表真正民意,只是反對派操縱「公投」的產物。
投票毫無公信力可言
反對派喉舌《蘋果日報》已不打自招,說「投票方式上,電子投票可以透過PopVote普及投票官網或下載同名手機應用程式進行,兩者皆無時間地點限制,也毋須排隊及出示身份證明。實體站投票則需要公民親臨15個投票地點。站點的設計雖盡力覆蓋三區,仍難免耗費時間和交通成本。」這一段描述,說明反對派操控「公投」的手段和「手機革命」的策略同一套路。既然「電子投票革命」慳水慳力,可以任意製造民意,反對派自然對電子投票樂此不疲。在「最快最易」的指導原則之下,利用電子軟件,不斷產生自己編寫的身份證號碼,然後通過電腦進行電子投票,自然得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不過,這種結果卻讓香港人看到,沒有姓名、沒有身份檢核的投票,即使是一百萬、兩百萬,也是一種偽造投票,是一種超級種票的結果,又有什麼說服力和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