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
朋友問我知不知道鴟魚是什麼魚?更問我看過鴟魚和吃過鴟魚沒有?我的回答當然是沒有,因為我雖然看過這個鴟字,也知道鴟是貓頭鷹的一種,因為蒲松齡在《聊齋誌異.辛十四娘》裡說:「夜色迷悶,誤入澗谷,狼奔鴟叫,豎毛寒心。」也知道鴟是盛酒器的一種,因為蘇東坡有詩說:「不持兩鴟酒,肯借一車書。」這種酒器,亦曾在參觀古物展覽時看過。但是鴟魚是什麼魚?我就真的「莫宰羊」了。
朋友說,鴟魚其實不是魚,就算去查字典也多數查不到這兩個字連在一起的詞。鴟魚,就像古代已經絕種的動物一樣,早就從生活中消失了。不,不是消失,只是造型和名稱都不同而已。
朋友說,《後漢書》裡記載,未央宮有一次遭受雷擊起火之後,便有人建議漢武帝,在宮殿的屋脊上裝上鴟魚,才能避免再次受雷電擊中。原來鴟魚是一種漢朝的建築飾物,用金屬做的,有避雷的作用。自漢代之後,鴟魚的造形有的是飛魚狀,有的是公雞形狀,造形中的尖端部位,都朝向天空。所以,鴟魚其實就是最古老的避雷針了。不過,鴟魚建築,如今已沒有人使用了。
中國還有一種避雷效果不錯的設備,名叫葫蘆串,是用鋼材來製造的,這種葫蘆串,都用在建造佛塔時安裝在頂部之用,也有避雷的功效。
炎炎夏日,香港聽到雷聲的時候不少,看到閃電的場面也不少,不過現代的建築,都裝有名之為避雷針的設備,樓房都不怕雷電擊中,倒是人在空曠的地方,遇上雷雨天時,就要設法躲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