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李柱銘是美國的代理人,陳方安生是英國的傀儡。特區政府即將公佈政改諮詢報告之際,陳方安生和李柱銘訪問英國,無非是想製造「民意」,為插手香港2017年普選,部署親英勢力捲土重來。中國政府在中英談判的時候不會做李鴻章,在政改問題上更加不會退讓。英國人在1984年已摔了一大跤,應該清楚未來中英角力的結局是什麼。
彭定康時期,把陳方安生安排在布政司的位置上,然後自己成為「離岸總督」,刻意讓陳方安生成為署理港督,掌握了港英政府的大權,以為可以通過「政改直通車」過渡到九七年之後,奪取香港的大權,架空中國的主權,實現「以主權換治權」的春秋大夢,結果失敗了。
美英借陳李插手香港普選
九七後,英國人採取「拉住美國衫尾」的策略,重新組織在香港的奪權反撲。陳方安生開始成為李柱銘的一隻棋子。2007年9月,李柱銘安排陳方安生上演一幕「忽然民主」的鬧劇,競選立法會議員,爭奪民建聯主席馬力逝世後懸空的立法會席位。從此,李陳二人成為「孖公仔」,經常密商大計。陳方安生亦成為反中亂港「四人幫」的重要成員。目前政改的一系列衝突說明,李柱銘加上陳方安生,形成雙軌領導制度,並成為香港「四人幫」的主心骨,然後控制香港各反對派政黨,協調行動,更湊合成「真普聯」,爭取違反基本法的所謂「真普選」。
李陳訪美後激進路線大抬頭
今年4月,李柱銘和陳方安生訪問華盛頓,得到美國副總統拜登的接見,雙方商定後,美國更加出頭露面地聯絡香港的反對派。美國的高級官員不僅在華盛頓接見反對派,還定期來港接見香港的反對派領袖。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5月來港接見三個反對派的頭頭,為奪權加油打氣。李陳訪美向主子匯報,商定「佔領中環」、全力推動「622公投」、七一遊行等一系列行動,製造假民意,以所謂「公民提名」架空基本法,綁架溫和派,在特區政府諮詢民意之後搶奪「民意高地」;同時,美英兩國的官員出面干預香港的政改,強調美英政府支持「國際標準的選舉」,要讓香港人有「真正的選擇」。在美英勢力的支持下,反對派正向着「香港的政府,香港人自己揀」的方向前進,企圖建立親英美的政權、從而將香港變成一個完全自治的政治實體。
李柱銘和陳方安生訪美後,反對派激進的路線大抬頭,提前「佔領中環」的口號響起了,立法會的暴力行動升級了,拉布癱瘓立法會,叫嚷「打倒梁振英政府」的口號也出來了。「佔中」組織的負責人戴耀廷變得更為激進,煽動要佔領立法會。結果,6月6日和13日,出現兩次反對派暴力圍攻立法會的惡性事件;反對派議員更在立法會財委會、行政長官答問大會的場合,殺氣騰騰,衝擊財委會主席吳亮星和行政長官梁振英。反對派就是想製造威脅中央的氣氛,若中央在「公民提名」的問題上不讓步,今後將有更多更激進的暴力行動,香港將無法管治。
逼中央讓步的企圖注定失敗
李柱銘、陳方安生打完美國的「顏色革命牌」,又轉入新的鬥爭階段,又和英國主子打出「中英聯合聲明牌」,爭取在英國勢力的支持下,讓其代理人同中央政府「談判」。英國外相夏偉林配合李柱銘和陳方安生訪問英國,提早一天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書,大談「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香港的將來對英國非常重要」。接着話題就轉向了政改諮詢。夏偉林稱,政改「由香港特區與中國政府以及香港人作出決定。呼籲各方在這關鍵時刻進行建設性的對話並努力達成共識,令香港的政制發展得以前進」,「重點在於任何方案應予香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讓他們能真正主導自己的未來」。這番話,完全突出英國的簽署國身份,突出自己馬仔主導對話的地位。陳李訪英是要爭取英國支持「陳方安生方案」,要北京向「公民提名」方案作出讓步。英國的如意算盤是,開天殺價落地還錢,若果中方不接受「公民提名」,那麼,英國人也可以接受基本法的提名委員會,不過要按照陳方安生的方式進行改造,讓親美英的力量以香港人的身份「主導自己的未來」。這一套「三腳凳」的格局,「先恐嚇,後談判」,大打民意牌的策略,英國早在1982、1983年已使用過,現在是舊招式新包裝,萬變不離其宗。
英國人這一招很不高明,不打自招向全世界和香港人證實了李陳就是英國的代理人,要重新奪回英國人在上世紀中英談判中失去的權力,把「主權換治權」借屍還魂。中英聯合聲明已經列明中國按照憲法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治權,行政長官由選舉或協商產生。英國人簽了字,現在居然不算數,想推翻聯合聲明,實在太蠢了。英國的利益就在聯合聲明之中,踢翻聯合聲明,英國的利益也就隨風而逝。中國政府在中英談判的時候不會做李鴻章,在政改問題上更加不會退讓。如果英國人想一想,1984年他們是怎樣摔了一大跤,被迫撤回「主權換治權」的方案,他們就知道未來中英角力的結局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