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蘋果日報》日前刊出了題為〈佔中的想像力〉的文章,談到了今後「佔領中環」的最新策略,描繪了激進派今後的具體做法。《蘋果》說「『佔中』行動不一定要由三子來領導,所以拘捕三子亦阻止不了運動的發生」。文章提出了化整為零的「佔中」方式,說「佔中」「烽火處處,佔據點由中環擴散至灣仔甚至銅鑼灣,恐怕動員全港三萬二千警力亦無濟於事,『佔領中環』以至港島,並非沒有可能」;「被捕者保釋後可以重返現場,未被捕者一樣可以主動出擊,包括自行到各警署自首或協助調查,連安坐家中不到現場參戰的市民,亦可各師各法,參與鬥爭」。
《蘋果》花了以億計的金錢,大搞手機報紙,大搞互聯網,大搞網上軟件,建立群組,以利最迅速地通過群組軟件,組織激進青年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集合搞「佔領行動」。這一種佔領行動,目標已經轉向了私人商業機構和旅遊區。很明顯,這是利用手機進行所謂「顏色民主革命」的翻版。
反對派搞違憲的「公民提名」,冒充為「真普選」,可以欺騙群眾於一時,但不可以持久,隨着越來越多群眾認識到美英等國家從來都沒有以「公民提名」的方式產生政府首腦,他們就知道這並不是「國際標準」,反對派煽動「佔中」就搞不起來。
暴力行動不得人心
街頭民主所產生的政府,都是短命的,必然被另一次街頭暴力所推翻。通過街頭暴力所產生的政府,都是只懂奪權和貪污舞弊,不懂得振興經濟的,結果弄得國家和地區更加貧困,民不聊生。當地「顏色革命」已經過去十年了,看一看東歐、阿拉伯,看一看在烏克蘭、利比亞、埃及、泰國所導致的後遺症是怎樣的,香港人就心知肚明了。
反對派煽動的「佔中」,現在激進派和《蘋果》改變了說法,改為「佔領全港」、「多路出擊」,說明了反對派的實力虛弱,他們已經知道他們所謂「78萬人公投」、「51萬人遊行」,都是吹牛出來的。今年「七一」遊行僅得10多萬人上街,仍然是他們的基本盤,「塘水滾塘魚」,沒有增長,拉動不了中間群眾。所以,他們原來要搞一次性的「佔領中環」,現在人數不足,氣勢不足,自己露出「二仔底」,結果是「一招了」,統統都完蛋了。
戴耀廷對於甚麼時候「佔中」,已經一再延期了。2013年曾宣佈不排除當年「七一」就「佔中」;今年初,又宣稱最早今年底「佔中」;後來,又說最可能的日子是明年初。不斷改期說明什麼?就是因為要積聚人數,達不到他們所說的一萬人,變成了僅得兩三千人,實在太難看了。按照戴耀廷的說法,「佔中公投」是虛,「七一」遊行是實,他們計算出7月1日的情況,頂多只能聚集三千多人「佔領中環」。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為了抵擋「人民力量」的狙擊,突然說要7月搶先「佔中」,這可嚇得「佔中」搞手跳了起來,若果這麼快就翻出了「二仔底」,豈不是什麼籌碼都沒有了?怎樣下台?
屢改日期谷人「佔中」
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佔領中環」改為「佔領全港」,「各自行動」,「分頭出擊」,似乎聲勢更大了,但其實是縮沙了。劉慧卿也相當聰明,若果真的各自行動,豈不是民主黨搞的,「人民力量」、社民連、學聯和學民袖手旁觀,讓民主黨自己露出「二仔底」?民主黨後來立即轉變說法,說民主黨「不會自己組織佔領中環,要和其他的派別商量」。即是說,拖得就拖,嘴上「佔中」,不一定立即行動。如果人數夠了,戴耀廷還會這樣拖拖拉拉嗎?還不趕快展示自己的實力?
激進派今後如果分散在各區「佔領全港」,也不過是騷擾性的。這些動作搞得多了,影響到工商百業的生計,他們又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樣將會發動更多的香港市民參加「反佔中」的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