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特區政府將於今日發表2016年立法會選舉及2017年特首選舉辦法首階段諮詢報告。與此同時,特首將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政改報告。早前發動過「佔中預演」的學聯及「學民思潮」,已經提出更激進的衝擊行動向政府施壓,聲言會堵塞全港主要路段、佔領政府建築物,以至在九月開學時發起全港大專生罷課、全港大罷工等。學聯及「學民思潮」提出如此激進的行動,反映了反對派最激進的一翼,已經騎劫了「真普聯」以及「佔中」,意圖扼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對於激進派的騎劫,採取了拉開距離的態度,說「團體可另組合法的不合作運動向政府施壓」,「『佔中』組織會視乎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否會在八月底提出『高門檻』的政改方案,再決定是否真正提早『佔中』及響應學界的抗爭行動」。中大校長沈祖堯則表示,校方持開放態度,不阻撓學生發表意見,但認為學生應想清楚行動背後的意義。沈祖堯校長的勸喻,值得學生考慮。面對着激進派的提議,大學生應該提高思考能力,應該思考政改問題的法理依據是什麼,採取這樣激進的行動,對於爭取民主,對於今後理性對話有什麼作用?能否得到多數港人的理解?
反對派肆意誣衊白皮書內容
激進反對派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一國兩制」白皮書,收回了香港的高度自治,收回了香港獨立的司法權,如果再不進行反抗,香港人就會做奴隸。事實是否如此?這種說法是完全違反了白皮書的內容。白皮書強調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中央政府授權香港高度自治,落實獨立的司法權,內容詳細見於白皮書的十二頁至十四頁,中央的權力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權力是互相聯繫的,是透過中國憲法和基本法授予的,所以香港不是完全自治。激進派僅僅是斷章取義,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激進派又說,是因為中央發表了白皮書,收回了所有承諾,所以才引起激烈的全面對抗。這種說法倒果為因。白皮書所申述的內容,都來自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基本法,沒有新的內容,「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以及一系列中央人民政府所擁有的權力,都已經刊登在這兩部憲制文件之內。所以,反對派胡說中央收回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完全是造謠。
白皮書是在6月10日發表的,但戴耀廷早在去年1月已經發表文章,詳細敘述「佔領中環是最犀利的殺傷力武器」,是「核彈爆炸」。在台灣發生了「太陽花運動」之後,激進派團體接着在6月6日攻入了立法會的大堂。這種場面,香港的市民和同學相信都在電視上看到。那時候,白皮書還沒有發表。所以,說「發表了白皮書,才有『佔領中環』和激烈的行動」,完全是顛倒是非,顛倒了事實。
激進行動走向「港獨」
激進派還說「現在不對抗,以後就會變成奴隸」,這種說法也是欺騙。在1984年之前,香港根本就沒有選舉,香港實行的是「英王制誥」、「王室訓令」的「全國官民皆要服從港督」的制度,港督就是英女王在香港專權統治的代表。英國政府在政治制度問題上什麼時候諮詢過香港人的意見?為什麼李柱銘、陳方安生在1997年之前不覺得是在做奴隸?香港回歸祖國之後,民主選舉的進程不斷發展,我們還將在2017年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怎麼反而是做奴隸了?
學聯及「學民思潮」提出了「香港的政府,我們香港人自己揀」的口號,完全和基本法對着幹,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這恰好是倣傚台灣民進黨的「台獨」路線。學聯及「學民思潮」的頭頭最近到訪民進黨的外圍學生組織,向「台獨」取經,所以提出了把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的目標,自己創立憲制,離開基本法搞「公民提名」。「公民提名」的意義,不是爭取真普選,而是爭取香港「獨立」。
香港的實際地位是什麼?就是中央政府授權高度自治的一個地方政權,香港不是一個國家,不可能允許有人利用「兩制」和中央政府對抗,更加不可以背離香港的法律地位,「自己的政府自己揀」,因為基本法訂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有解釋權和修改權。行政長官的產生,根據憲制,要實行兩個認可,即中央認可和港人的認可。只講「港人認可」,不要「中央認可」,就會出現憲制危機,和激烈的對抗和動亂,這條路行不通。
學聯及「學民思潮」所提出的激進行動,其目的是走向「獨立」,並不是按照基本法走向普選,這是「B貨」。激進的行為,只能夠衝擊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對香港早日實現特首普選,並沒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