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佔領中環」發起人之一的朱耀明日前表示,若政府不願意對話,今個月內會發起罷工、罷市的不合作運動,甚至八月就「佔中」。對於朱耀明罷市罷課以及提前「佔中」的言論,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隨即大力響應,指一般大專生相當關心政制發展,如果中央態度強硬,相信9月發起大專生罷課是合適時機云云。近日「佔中三子」頻頻發言,一個比一個激進,一次比一次磨刀霍霍,表面上大有一呼百應之勢,但實際上不過是形格勢禁,身不由己。
「三子」轉激身不由己
事實上,自從「佔中商討日」開始,「佔中」便出現了明顯變化,就是激進反對派已經逐步主導了行動,「三子」的言行也不斷受到激進派牽引。為甚麼出現這個變化?主要原因是激進反對派在「佔中商討日」的投票中罔顧政治道德,人為操縱了投票的結果,令所有方案都成為了「公民提名」的禁臠。面對激進派擺明車馬的騎劫,當時不但「佔中三子」極為不滿,民主黨更一度表示要分道揚鑣,這本來是與激進派劃清界線的最好時機。但就如「鴻門會」的結局一樣,最終因為婦人之仁,又或是幕後老闆的發功,溫和反對派沒有立即反面,「佔中三子」因為缺乏鬥爭經驗,在「人民力量」、社民連等誓神劈願表示下不為例之後,就不了了之,結果種下了禍根。
及後,激進派就利用「佔中」與「公民提名」綑綁的有利形勢,不斷為「佔中」添薪加火,而「佔中公投」製造出來的70多萬民意,更成為激進派頻頻催戰的理由。最後一着,就是在七一遊行中,不理戴耀廷指示,由學聯與學民思潮兩個「學字輩」的激進團體,自行發動「佔中」,分別佔領遮打道和特首辦,並且引發大規模的衝突和拘捕行動。激進派不由「人民力量」、社民連等「老手」打頭陣,反而任由學界出手,顯然就是要製造學生被捕的場面,在社會上博取同情,以此迫「佔中三子」必須支持和配合。連學生也甘願自毀前途,「三子」再溫吞水豈不連學生也不如?還有甚麼資格領導「佔中」?激進派不斷向「三子」以及溫和派施加壓力,並且利用《蘋果日報》等喉舌每日軟硬兼施,結果令民主黨搶閘表態,更成功 令「三子」相繼出來表示在這兩個月就會發動「佔中」。這些正說明在「佔中」內鬥中,激進派已經全面佔據上風,始終三個學者牧師又怎可能鬥得過一班內鬥內行的激進派?
激進派要將「佔中」據為己有
現在激進派要迫「佔中」行動提前發動,並非真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這麼快就要核爆中環,真正目的不過是借刀殺人乘機奪權。在七一遊行後的「佔中預演」,有一個情況值得分析,就是在當晚幾乎所有激進派頭頭都秋毫無損:黃毓民一早已經離開去電視台講世界盃;其愛將黃洋達說要支持學聯,但在途中卻不知所終;「人民力量」及其外圍組織「佔中後援會」一早更加不見蹤影;唯獨是幾個社民連人士有到現場打氣,但主持大局的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影了幾張相放上facebook後,已打道回府。最後被捕的是甚麼人?是一些入世未深的青年人,被朋輩煽動參與,結果鑄成大錯,在電視機前痛哭失聲;也有一些市民被召集出去,結果變成了替死鬼。但始作俑者卻分毫無損,這難道是偶然?當然不是,這是激進派一貫的伎倆 ,就是推人作爛頭卒,成功了就出來撈取「革命成果」,失敗了就由他人承擔代價,他們則在風頭過後,一片風涼。這就是激進老手的鬥爭經驗。
所以,他們不斷推「三子」、推溫和派提前「佔中」,不過是重施借刀殺人的故伎,如果「佔中」成功引起社會關注,激進分子大力叫好,他們就可以走出來說,一切都是我們推動「三子」的功勞。相反,更大的機會是,「佔中」很快就被警方平定,「三子」以及一眾參與其中的溫和派都被拘捕,其時「佔中」在群龍無首之下,一直明哲保身的激進派這時就可以走出來,將整個行動據為己有,表示會承繼「三子」的「遺志」,繼而將「佔中」的有形和無形資產都一攬包收。結果,「佔中三子」和溫和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但甚麼也爭取不了,反而將整個「佔中」主導權拱手讓予激進派。難怪激進派近日如此意氣風發,「三子」已自動跌入陷阱,成功已在咫尺,哪有不高興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