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五味人生:小米粥


陶 琦

市場裡的飲食攤,很多都是順應季節改換經營品種。入夏以後,賣粥的小攤就明顯增多了,大米粥、小米粥都有,兩者的吃法也是截然相異。大米粥是白粥,配上各色鹹菜吃;小米粥則是甜品,加上紅糖熬得糊糊的,又稠又黏,像是半化的果凍,有時用勺子舀,會牢牢地黏在勺子上,半天也落不到碗裡。這樣的小米粥就是作為消閒食物推出的,難以頂飢,加之甜膩,也極少有人能吃上兩碗。人們多是早餐時配一個糖包子吃,以其半流質性略為消解麵食的乾噎。或者人們下午走到市場買菜,腹內微感飢餒,吃一碗小米粥養胃,也會有一種安閒而滋潤的愜意。

小米在古時曾被尊為百榖之長,亦為北方糧食之大宗,被視為是最養人的榖食。《清稗類鈔》曰:「洛陽婦人生產,百日之內,僅飲小米粥湯,此外概不敢食。」昔日北方婦女坐月子,每日的滋養食物就是小米粥,認為在強健補益方面,尤勝雞鴨魚肉。清代小說《三俠五義》裡面,為了慰藉落水受驚的富家小姐,船家夫婦「舀上一瓢水,找出小米麵,做了一碗熱騰騰的白水小米麵的疙瘩湯,端到小姐面前」。昔日的下層百姓,只要碗裡還有小米,就足以照亮熬清守淡的生活。

然而小米到了南方,尤其是在嶺南,就受冷遇多了,人們只是在想要吃一些雜糧調劑口味,或者胃口不佳、須以甜品滋養的時候,才會選擇小米粥。街邊的糖水舖,用小車推着走的流動粥攤,都是把大鍋坐在一口煤爐上,鍋裡的小米粥一直在「咕嘟」冒泡,透釋出一種慢生活的休閒感。有些年輕人嫌小米粥的味道太單調,會要求只要一半,另一半要芝麻糊或花生糊,混搭成「鴛鴦」。於是一道很普通的甜品,就吃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這種頗能反映近世消費心態的新潮吃法,也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樂趣。

最擅長煮小米粥的,大概要數陝西人。我住處附近有一家陝西小吃館,小米粥原是店裡附送給客人的添頭,因煮得好吃,一來二去,許多人竟然專門衝着這家店的小米粥來吃麵食。每天一大早,店裡的夥計就在門口支起一口大鍋,小米粥在鍋裡沸騰翻滾,空氣裡也始終瀰漫有一股綿軟柔膩的米香氣。等到金黃色的小米徹底綻裂開花,夥計再往鍋裡添一把豆餅。這種做法與嶺南人用腐竹煮糖水有異曲同工之妙。豆餅是泡發的黃豆用石碾壓扁,然後曬乾,因其又薄又脆,輕輕一捏就碎了,放到粥一起煮,很快就會化於無形,小米粥便因此有了一股淡淡的豆香。這樣的小米粥是極稠的,看起來就像是一粒粒魚卵泡在油脂裡,就着醃蘿蔔乾、醬黃瓜之類的鹹菜吃,口感清香綿軟,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大碗。

一粥一飯,只要做好了,同樣也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

相關新聞
百家廊:市聲鳴榔 (2014-08-05) (圖)
琴台客聚:間諜小說家仇章 (2014-08-05) (圖)
翠袖乾坤:我知道的麥理覺 (2014-08-05)
海闊天空:火車上的人生 (2014-08-05)
見多識廣:我所認識的謝瓦爾德納澤 (2014-08-05)
五味人生:小米粥 (2014-08-05)
淑梅足跡:漫畫界神話 (2014-08-05)
百家廊:悠悠的哀愁 殷殷的悼念 (2014-08-04)
琴台客聚:失禮藝人道歉記 (2014-08-04)
翠袖乾坤:暑期活動社會有責? (2014-08-04)
跳出框框:食得不是福 (2014-08-04)
生活語絲:義勇軍進行曲 (2014-08-04)
五味人生:淑美的葡萄 (2014-08-04) (圖)
網人網事:請披上你的「斗篷」 (2014-08-04)
百家廊:相遇在漳州 (2014-08-01) (圖)
琴台客聚:桃花依舊笑春風 (2014-08-01)
翠袖乾坤:相對空間 (2014-08-01)
古今談:美容業濫用生物科技相當危險 (2014-08-01)
方寸不亂:「N等公民」說袋鼠 (2014-08-01)
演藝蝶影:教授戲劇的苦與樂 (2014-08-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