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梅
最近灣仔會展極熱鬧,書展和動漫節都吸引了無數知音前往。我到動漫節原因有二:(一)了解時下年輕人的民情;(二)拜訪「舊日的足跡」專訪嘉賓、今年動漫代言「風雲」的創作人馬榮成。
場內迫爆十來廿歲的男女,許多都悉心裝扮,假髮、服飾、化妝一絲不苟,七彩繽紛入形入格,如果請他們合照,即時「上身」擺出最神似甫士、I Like It!
天下集團的風雲已連載廿六年,那個步驚雲雕像前面有一條等候拍照的人龍。馬榮成被稱漫畫界神話,自小把教科書畫滿公仔,想不到這位油塘小子,十五歲入行,真的一步一步畫出彩虹,就連無綫也以他作題材拍成電視劇。
他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作者,每個步驟都認真進行,他的手和腦袋永遠忙碌。上世紀八十年代加入玉郎機構工作,將老闆黃玉郎的意念《中華英雄》畫出奇蹟,創出了二十萬本的紀錄。猶記得當年的年輕人,無論學生或工人,人人後袋都插着一本,極受歡迎。可是,他並不滿足,他渴望要推廣漫畫更專業化,甚至開畫展。
八九年元旦,他被襲擊右手受傷。他最難忘當時一位年輕人帶着女朋友,跑到醫院哭着要他不可放棄,他深受感動。休假半年重返崗位至離開,他抱撼未有機會為《中華英雄》畫出大結局。
「為了不要再有遺憾,我要在自己有能力,有朝氣的時候為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風雲下個結局篇。」今年他將雙周刊改成月刊,就是要走向完結。十二月並非最後一期,他不想讀者以三十八元買一本回去便以為從此擁有,他要風雲迷明年一月中親身去看結局展覽,要把廿六年來的最終大結局永藏心中。
馬榮成就是這樣有個性,三歲喪父,母親帶着兩位姊姊一位妹妹生活,他從來隨心所欲,未為自己是家中唯一男孩而感到壓力,他我行我素。他本不信命,卻在廿來歲,名氣最光輝、內心最迷惘之時跑去請鐵版神數董慕節伯伯批命,對方送上一句「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想不到他真的在另起爐灶創作風雲之時起了聶風和步驚雲這兩位主角的名字,最高銷量廿二萬本。電影公司不放過時機,找來了鄭伊健和郭富城擔演,也真的演活了。他笑言:「伊健本身長頭髮早已是聶風,郭富城的內斂與步驚雲極神似,如果我來拍結局篇,我會加入謝霆鋒演出斷浪一角。」
風雲結局也是馬榮成退休之時嗎?「對,我會只畫自己喜愛的畫,不用再作甚麼商業考慮。我要爭取平衡的生活,孩子長大了,我要追尋與他們一起成長的日子。再者母親離世前,我也因工作未能陪伴在側,今年也極忙未有掃墓,我已許下諾言明年一定去拜祭,告訴她我真的慢下來了。」原來英雄也會眼紅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