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有81%受訪青年人認同普選香港特首應按基本法規定進行。圖左為陳鑑林。中通社
民建聯:反對派杯葛次輪諮詢 阻民主進程愧對市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激進學生組織「學民思潮」昨日宣布,計劃於本月底發動中學生罷課,企圖押上年輕人的前途為違法「佔領中環」造勢。民建聯及青言社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81%受訪青年人認同特首普選應按基本法規定進行,六成半人認同「過半數提名」可體現「機構提名」,更有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激進和暴力的社會運動,會影響中央與港人之間的互信。民建聯批評,反對派聲稱要杯葛第二階段政改諮詢,是不負責任的,愧對市民,促請他們實事求是,不要阻礙香港落實普選。
民建聯及青言社於本月1日至7日以網上及街頭問卷方式,成功訪問485名介乎15歲至40歲的青年人,了解他們對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意見。調查結果於昨日公布,發現81%受訪者認同一人一票選特首應按照基本法規定進行,其中33%表示非常認同,48%表示認同,而表示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者,僅得8%及11%(見圖)。
普遍認同堅守法律底線
青言社召集人、民建聯區議員顏汶羽在記者會上指出,結果反映普遍受訪青年人認同在普選問題上,港人需堅守和尊重法律底線。
調查並發現,65%受訪者認同特首參選人應獲過半數以上提名才可「出閘」成為候選人,表示非常認同及認同者,分佔33%及32%;相反,表示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的有13%及22%。至於特首候選人數目應否參考外地及本地經驗,設定在2人至3人,25%受訪青年表示非常認同,40%認同,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者,分別有14%及21%。
76%認同先普選邁步 再優化
顏汶羽認為,逾六成半受訪青年認同「過半數提名」,以確保該候選人得到來自不同界別的廣泛支持,可體現「機構提名」及均衡參與原則;而為候選人數目設限,可確保特首選舉具競爭性,以及當選者得到選民的廣泛支持。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指,有人認為提名門檻過高,「說明我哋要求高,對候選人質素、認受性等,只有愈高門檻先可體現到。」
調查又發現,76%受訪者認同在普選方案上行前一步,比原地踏步好,當中42%表示非常認同,34%表示認同;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的僅得24%。同時,78%受訪青年人認同特區政府應循序漸進地推動普選方案,不同意者只有22%。民建聯認為,結果反映普遍受訪青年人皆接受先落實特首普選,再循序漸進優化特首選舉辦法的大方向。
認同「佔中」罷課損兩地關係
就反對派策動「佔中」等違法行為,76%受訪者認同激進和暴力的社會運動會影響中央與港人之間的互信,持相反意見者只得24%。民建聯指出,結果反映普遍青年人相信激進和有潛在可能發生暴力衝突的社會運動,例如「佔中」、罷課、違法行為及任何形式的「不合作運動」,皆有損內地與香港關係及長遠發展。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在總結時表示,青年人均認同法治社會應按基本法及人大決定落實普選。人大決定為2017年普選特首定下了清晰明確的方向,令香港民主政制向前邁進一大步。他說,倘今次政改再次原地踏步,500多萬名合資格選民將失去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機會,因此各界應認真理性討論政改。
他強調,普選並沒有「國際標準」,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普選標準,就是基於法治精神依法推行普選。而對任何國家或地方首長來說,愛國是共通的「國際要求」,任何地方的首長都不可能由不愛國的人士擔任,故要求特首愛國愛港就是「國際標準」。
陳鑑林批評反對派不負責任
陳鑑林指出,政改必須循序漸進發展,不能一步到位,2017年普選亦非終極方案,日後可逐步完善,促請反對派珍惜機會,令政制向前走,並批評反對派鼓吹「佔中」,是不必要和危險的,並質疑反對派到底是真正為了民主,還是只為了刻意與中央對抗,強調政改必須透過對話處理,對立只會阻礙民主進程。
就反對派揚言杯葛第二階段政改諮詢,陳鑑林狠批反對派不負責任,態度消極,令追求民主多年的市民非常失望。他促請反對派實事求是,積極參與政改諮詢,勿以「真普選」的偽命題為香港落實普選設下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