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對於學生的要求,不同國家有截然不同的標準,通常亞洲人對學子要求極高,甚至過嚴,而西歐則?鬆得多,有時又難免過於縱容。
諸如加拿大,在亞伯達省規定,老師不可以給學生「零分」(no zero),認為應予學生尊嚴和鼓勵,這政策也真是見仁見智。在該省的愛民頓市,有一名具三十五年教學經驗的高中物理老師,面對一個頑劣學生,他既不交功課,也不參加考試,經常缺課,屢勸不改,該老師在這學生的成績表上打上「零分」。結果是老師被學區教育局下令停職,其後更把他開除,認為他違規!
老師不服提訴訟,法院裁定老師勝訴,法院認為老師沒犯錯,不應被解僱,教育局要向他賠償。法庭更嚴厲批評教育界這項無零分的制度無理。這位老師獲得許多家長支持,認為當地的教育制度過於?鬆,無助教好下一代。
加拿大的教育部門十分重視學子的權利和尊嚴,尤其是學生過了十八歲,便視為獨立的個體,連父母也無權過問他個人的生活方式,包括有沒有上課,是否參與課外活動和考試等。說實在的,除非是學生心存放棄,一個學期的總成績必定可取得績分。沒領情的孩子,便利用了這體諒與尊重而放縱自己,最終一事無成,受害的便是自己。有心有力的教育工作者也因為不合理的制度和個人權力過輕而氣餒。
學生應否被打「零分」?我相信在亞洲或東方許多國家都視作理所當然,沒半點成績的,便是零蛋。
當然我們應更看重如何教育學生,學校、教師是否對頑劣學生有足夠的關注、關心,與他們的父母有否正確的交流,曾否合作過去協助這些學生,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在他們沒放棄自己之前,別輕易放棄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