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湯瓏在集美學村的龍舟池畔經營「咖喱王」。 王瀟雨 攝
秋風習習,龍舟唱晚,一杯酒,一把琴,幾道美食,這就是「咖喱王」老闆港人湯瓏的寫意生活。在集美學村龍舟池畔的咖喱店裡,湯瓏說:「每日伴着大海,做自己喜歡的料理,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這樣就很滿足。」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王瀟雨 廈門報道
10年前決定回內地發展,湯瓏坦言並無壓力,自己有手藝又精通六種語言,加上樂觀的個性,他相信無論自己走到哪裡都會有飯吃。2004年,湯瓏北上京城操起理髮舊業。16歲那年,當湯瓏還是「小湯」時,曾師從英國學藝歸港的名師。不過,月薪過萬的帝都生活沒能留住湯瓏,鍾情大海的他決定回到兒時生活過的廈門。於是,走南闖北多年的湯瓏,在東南沿海的海濱城市扎根了。自小便對美食感興趣的他,曾在香港蟄伏3年多,潛心研習料理,加上多年國外的生活,令他能夠綜合多國口味,獨創湯式料理。
僅用鹽和冰糖調味
2011年剛到廈門,本身就愛吃的湯瓏嚐過多家咖喱店,但其口味讓這個在南洋生活多年的美食愛好者連連搖頭,「要將真正好味的咖喱帶給大家」的想法也在他腦海中萌生。尋覓了一個多月後,終於選定店址在集美學村龍舟池畔。「這裡愜意的生活正符合我理想的生活狀態。」
簡單的招牌,樸素的舖面依舊吸引大批食客前往。湯瓏稱,自己沒有花錢宣傳,都是口碑為他贏得許多顧客。舖內貼着一些關於店面的報道,都是老饕聞香而來的感觸。在各大美食攻略裡,「咖喱王」的招牌也是屢見不鮮。
「別人做市場 我是做生活」
為確保咖喱品質,選材、切配、熬製等各個步驟,湯瓏都要親自把關。說起食材,湯瓏無不自豪地表示,自己的食材都是來自福建當地華僑農場,而食材品質都是由信得過的朋友把關。選用的南洋風味咖喱粉是從華僑農場內部銷售的份額中「搶」來,別家咖喱自是沒法相比。
起初,湯瓏也曾嘗試過加入味精等調料,但嚐過一口後便將整鍋倒掉。「我的咖喱調味只有鹽和冰糖,最大限度地將食材本身的鮮美釋放出來。」湯瓏解釋說,「咖喱汁加入牛腩、椰漿和牛奶熬出,保證入口細滑柔膩。」多次的探索,形成加入湯式秘料的泰式風味咖喱汁。
面對廈門多家咖喱店,湯瓏顯得信心十足,「沒人像我這麼傻,別人做市場,我是做生活。」嚴苛的選料雖然使成本增加,湯瓏卻說這樣做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此,許多顧客都是慕名從廈門島內驅車而至。他很快就有一群忠實的「回頭客」,就連來廈門的南洋留學生也直呼正宗。
說起以後的發展,湯瓏稱自開業以來已經有許多人上門希望加入,但是對於開分店、連鎖式經營的做法,湯瓏顯得十分謹慎,「店做大容易,但是如何保證品質的一貫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