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4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昨晚舉行,主禮的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與6位得獎學者合照。曾慶威 攝
張曉明方逸華楊振寧馬斐森沈祖堯等出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2014年度邵逸夫獎昨晚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長官梁振英主禮,向6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得獎者分別頒發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數學科學3個領域的獎項。獲獎的得主均為相關領域的權威,一直醉心於研究工作,於科學領域有巨大的貢獻和成就。包括以重子聲振盪和紅移空間扭曲,去追溯宇宙大爆炸的起源;發現內質網未摺疊蛋白反應,令醫學層面有更清晰的科學基礎;將代數、代數幾何和表示論結合起來,解決古典數學問題。獎項每個領域得獎者可各獲得100萬美元獎金(約780萬港元)。
今年是第十一年頒發的邵逸夫獎,為國際科學界的年度盛事,廣受學術界關注。昨晚頒獎典禮衣香鬢影,除向6位得主頒獎的梁振英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獎項創辦人邵逸夫夫人方逸華、評審會主席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以及約500位學界及社會知名人士,包括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及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等亦有到場。
楊振寧在致辭時表示,當今科學家於不同領域都取得非凡的發展,但同時亦面對着各種難以預測的困難。邵逸夫獎的設立就是要鼓勵一眾為科學領域而努力,全力協助人類解決科學困難的科學家。
獎項創辦人邵逸夫今年初離世,楊振寧特別懷緬了邵逸夫的成就,讚揚他是一名有遠見的慈善家,將會延續他的精神,讓邵逸夫獎繼續發展下去。
追溯宇宙大爆炸起源獲獎
今年獲獎科學家共有6人,其中3人獲天文學獎,一半頒予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丹尼爾.愛森斯坦,另一半平均頒予英國杜倫大學物理學教授肖恩.科爾以及英國愛丁堡大學天文學研究院宇宙學教授約翰.皮考克 。他們3人於測量星系大尺度結構特徵上有巨大的貢獻,發現以重子聲振盪(BAO)和紅移空間扭曲去測量宇宙,能夠追溯出宇宙大爆炸的起源,星體之間的距離,大大減低了以往不同學者所提出的假設之誤差,令人類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奧秘。
揭示基本機制 助醫血癌糖尿
而生命科學與醫學的得主為京都大學理學大學院教授森和俊及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教授彼德.瓦爾特,他們各自闡明了未摺疊蛋白反應傳導途徑,破解了現代生物學之謎。同時,兩人所揭示的基本機制,為理解和治療多種重要疾病包括血癌及糖尿病等提供了重要科學基礎。另獲數學科學獎的麻省理工學院數學講座教授喬治.盧斯蒂格,將代數、代數幾何和表示論結合起來,解決古典數學問題,且展現數學中美妙的新聯繫。
多位得獎者都有在典禮上發表得獎感受。來自日本的森和俊特別感謝家人的支持。他以「夢想成真」去總結今天的成就。他提到自小家境並不富有,但父母卻無限量地支持自己的學業,令他順利完成學業,大大地推動他努力鑽研日後的研究。同時,他又提到當年選擇隻身遠赴美國做研究,朋友都說風險很大,最後全靠他的堅持和珍惜機遇,成就了今日的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