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曉鳳
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中,財務自由是很重要的一個。總為錢而發愁的日子,一定是沒有質量可言的。
能早早擁有大筆財產,隨心所欲地去周遊世界享受生活的人畢竟很少。尋常百姓,人生之初都得為生活去努力賺錢,以期待未來不再為謀生受苦。有錢賺固然好,可最好別把賺錢當成唯一目標。有位女士從小志向遠大,官兒沒當上,就想着賺大錢。她下海辦起企業,雄心勃勃策劃發財之路,可是十幾年過去了,公司依然賠錢,不得不東挪西借地勉強維持。50多歲的人,還在天天在為錢發愁。女士理想遠大,可她的毛病也多,之一就是太急功近利去賺錢;之二就是踏不下心來把小事情辦好;之三就是不知節制,總是今天花了明天的錢。
一位街坊老太太看了一輩子大門兒,經濟上也是自由的。她知道量入為出,手頭有閒錢,存摺上也有少少的存款。最近北京企業漲退休金,漲了後老人退休金也不到社會退休金的平均數兒,可老太太很知足,逢人就說:「現在我的錢可多得花不了!」依我看,80多歲還耳聰目明、腿腳利落,才是她最大的財產。粗茶淡飯,自操家務,節儉度日,心地閒在,就是她的養生之道。那位女士如果明白,不如乾脆洗手不幹,清清靜靜地過日子,更為自由自在。
有些看來很清貧的老人,其實手裡都握着少少的存款,以備未來不時之需。有沒有這一小筆錢,對自己對兒女對社會,都有不一樣的意義。只需要一小筆錢,就可能未來不依靠兒女,讓自己行動不便時進一家便宜的養老院,還能讓小錢存在銀行利生利,慢慢增長。雖然利息一直很低,可只要遵守固定時間存錢的原則,多數人壯年之後,都能擁有財產性收入。持之以恒的積累,總能年年增加利息收入。
身家不菲的老闆需要財務自由,尋常小百姓也需要。一個家庭,哪怕只有一個人,也都是一個經濟體,也能以聰明才智實現經濟良性循環。讓自己進入小康,是個人與社會的雙贏。我們都喜歡那些衣着體面、穩穩當當過日子的鄰居,而不喜歡總是拆東牆補西牆、好借錢的鄰居,因為前者才能給人安全感。
財務自由與金錢數額之間,沒有正比的關係。前幾年的投機購房,誕生了很多新房產主。一些北京人名下至少有兩三套房,以每套四五百萬元算,個個都是千萬元戶,房租成為收入一大來源。可這些暴富者中,卻有人成了無所事事的寄生蟲,用吃喝玩樂甚至吸毒敗光了家產。也有不少人,常年為租房瑣事兒與中介打架,日子過得並不清靜。
有兩位月收入相近的姑娘,過的日子卻完全不一樣。有一位是月光族,辛辛苦苦工作,還總在為錢發愁。因為她把每月打出租車、手機費用,上網玩遊戲、叫外賣,買新款服裝都列入必須消費,每月幾千元收入都不夠。幹了許多年,姑娘依然兩手空空。另一位姑娘,賺同樣數額的錢,卻正在進入小康。她從上班開始,就月月有盈餘存進銀行。幾年下來,手裡握有一小筆存款,正打算自己交一套二手小房的首付。每月工資的幾千元錢,她都要精打細算地花。上下班乘公交車,利用車上時間看書;一個手機用了多年,衣服只有打折時才買,吃飯永遠自己帶,收入的三分之二都存入銀行。可以設想,無論結婚與否,這姑娘尚在年富力強之時,就能實現個人財務自由。從外表上看,節省的姑娘更聰明漂亮,因為懂得節制,也因為花錢更有藝術。
把對個人財產的支配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也非常重要。不貪圖他人財產是美德,放棄自己的財產權就不是美德。有位女士是位頗有名氣的音樂教師,職業之外還私人教授鋼琴。勞動半生下來,她積累的個人財產應該不少。可是見面時發現,從事藝術事業的她,穿着卻很落伍,臉色也不太滋潤。一問才知道,她自從參加工作,就把每月工資都上交給母親。結婚之後依然如此,為此小兩口還鬧得很不愉快。她母親早年寡居,對家庭財產的掌握慾望極強。老太太說,要幫助女兒存錢理財,防止女兒亂花錢。老人把女兒的錢管得死死的,女兒想買什麼,她都覺得是浪費。結果女兒雖然每月有大筆進項,卻從不敢給自己一點兒小小的享受。比如買一件漂亮衣服、一個時尚的手包、出門吃一餐飯等等。幾十年下來,就成了「老土」。更讓人遺憾的是,老太太竟然用女兒的錢去投資理財股票,結果把女兒的積蓄賠進了大半。因為錢的關係,這位丈母娘雖然與女兒女婿同住,關係卻一直不冷不熱。我向這位女士建議:把自己的工資卡收回來,她苦笑說:「算了,這麼過了大半輩子,收回來老人會受不了。」
我想, 如果不能隨心所欲地花錢,個人名下有再多的財產,又有什麼意義呢?財務自由,一定要有花錢的自由。只要懂得量入為出,敢於花錢去享受生活,永遠是正確的選擇,尤其是花自己的勞動所得。現在很多家庭的夫妻之間都實行了AA制度,在觀念傳統的人看來,這是兩口子見外。其實,這麼做大家都舒服。夫妻是一家人,也是獨立的個體,需求也不同。保持個人空間,就包括個人的財務空間。不能想買一件小首飾,也要徵得另一半的同意。夫妻共同撫養孩子之外,自己賺錢自己花,是天經地義的,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的家庭經濟糾紛。
一位智者談到財務自由的幾個標誌:不必為錢而工作;保有財產性收入的淨現金流入;有一定的淨資產 ;一顆平常的自由心。我覺得,擁有一顆平常心才最重要。知足長樂者,本不需要太多的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