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香港政局,雖事已至此,還是有話要說。行文是重陽節翌日,「佔中」第六天。前一天深夜,行政長官委任林鄭月娥為首的政改三人組與學聯對話,討論政改,氣氛暫時降遄A但政總大樓的公務員,翌日早上已因示威人士堵塞而不能上班。文章見報之日,不知局面是否仍膠荂A或有突破,或已悲劇收場,這已不是任何人可預料。當務之急,是找空間冷靜,讓各方都有個體面的小小台階下,先喘喘氣。
近日很多文章,主調都是讚揚「佔中」者大多克制、自律、有序。我也幾次去過現場,確見到學生的青春熱血在燃燒。而學生也體會到群眾運動原來是這般滋味。「佔中」的集體經驗,未來二三十年,在本土文化肯定會留下很深烙印。搞社運的,突然見到市民自發佔領,遍地開花,自是興奮得如夢如幻,如痴如醉,情況有點像投資熱錢湧入時一樣,但記住熱錢一朝撤退,也非常殘酷。
市民現在可以做的,是鼓勵身邊的人冷靜,還有是盡量不做將來會後悔的事,例如因政見不同而與朋友甚至家人反目。這陣子我見到不少人unfriend面書的朋友,或憤而脫離老友的WhatsApp群組,甚至兄弟以粗口在面書上互罵,因阿哥全力支持「佔中」,堅持理想,弟弟則認為香港經濟損失無法彌補,而大多數市民並沒授權學生把局面弄到如斯田地。昨晚聽到精神科醫生曾繁光在電台說得好:「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應問自己長遠來說,甚麼最重要--家人?朋友?政見?」
香港好歹也受英國文化影響了百多年,除了學到英文、法治、效率和飲奶茶,我們學到英國人最珍貴、最厲害的武器common sense嗎?我們的常識,哪裡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