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因應課程改革發展及年輕人國民身份認同等議題,香港中小學中國歷史教育受到廣泛注意,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強調,早在2001年起已列明中國歷史及文化是中小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以初中為例,上學年全港共有390間中學設獨立中史科,佔總數87.6%,其餘則以其他方式教授中史內容,每周不少於兩課節。
他又透露,為提升學生對中史科的興趣,及鼓勵更多人於高中選修中史,課程發展議會早前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初中中史及歷史課程,期望能於明年中提出短中長期的改革方案,並作公開諮詢。
吳克儉昨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教育局一直十分重視中國歷史教育,課程指引列明中小學必須學習相關內容,在全港445間主流中學中,2013/14學年共有390間中學有於初中將中史獨立成科,比率為87.6%,大部分是在中一至中三均獨立教中史,數字多年來變化不大。至於其餘55間中學則分別透過連結中西史,以中史為主軸並作中外對照,及於綜合人文科按主題來組織中史內容作教學。而按局方要求,初中教授中史課時,平均計約不可少於每周兩課節。
吳克儉:研活化中史課堂 增學生興趣
他又表示,現時小學常識科中的「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範疇,可讓學生透過學習歷史人物、朝代與故事等培育對中史的興趣,建立初步根基,使初中學習能更鞏固。吳克儉又表示,課程發展議會已於今年五月成立檢視初中中史及歷史科的專責委員會,爭取明年中提出短中長期的改革方案,另教育局正與不同持份者研究活化中史科課堂,豐富有關教學資源,以增加學生對中史的認識及興趣,從而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選修中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