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我定期在醫院做小幫工,自從沙士爆發以後,香港已規定醫院的醫護人員、職工和到訪家屬必須戴上口罩以確保衛生。所以平常互相只會看到大家露出的一雙眼睛,習慣下來發覺單看眼睛不見臉容,無損相互的溝通。眼神,已能傳遞無限訊息、萬般感情,難怪古人說眉目足以傳情。
我在外地讀書時,同班有幾位來自中東回教國家的女同學,她們都要戴上臉紗只能露出雙目。可能自少習慣躲在臉紗後的生活,這些女同學的眼睛表情分外多。可能我們平常縮鼻、扁嘴、皺臉、切齒等等表達方式,她們都只能用眼睛來替代,故此眼睛的神態尤其豐富多變。加上中東民族的眼睛又圓又大,眉毛睫毛既長又濃密,女孩子的眼睛尤其顯得烏溜溜、水晶晶的。看她們說話更見流盼生神、碧眼盈波,十分吸引。
有說,「無論你如何掩飾自己,但一雙眼睛卻出賣了你」,可見眼睛是情感特區,最快最直接地傳遞了腦袋的訊息。一個人聽到不幸消息、感覺難受、身體受到痛楚,他還未及開口表達,雙眼便發紅,甚或即時淚盈於眶。從眼睛的反應,眼皮下垂、左右顧盼、閃縮不定、杏眼圓瞪、兩眼發呆等等,我們覺察到別人眾多的情感反應:不安、尷尬、困惑、惶恐、憤怒、輕佻、鄙視、痛苦等等。聽說警方查案,都要被調查者望着他說話,觀察他的眼睛以猜度他有否說謊。對小孩子,毋須說話,一個兇惡或是慈祥的眼神,他們能分辨出來。眼睛不單會哭,也會笑,讓人看到一雙笑盈盈的眼睛,連一個人是否活在幸福之中,是否在戀愛,別人也可以從他的眼睛裡看出來!
一些對眼睛的形容詞直接讓人聯想到對方是甚麼人,如橫眉冷眼、金剛怒目、目光深邃......粵劇和京劇深明此道,淨丑角色的面譜,在眼睛化妝上有明顯差異,好人壞人看雙眼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