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有一件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小狸久久不能忘懷。甚至,每每一想起它,還有一種針扎之痛。
小狸說的是今年夏天的時候,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有一篇報道說「中國旅遊部門官員給模特別上活蝴蝶,以奇特方式凸顯地區自然美。」
英國人總是這麼幽默風趣又含蓄,他們甚至能把「給模特別上活蝴蝶」僅僅稱作是一種「奇特方式」。但接下來,這位英國記者的行文就沒有這麼委婉、這麼客氣了。他先是借「第三視角」揭穿事實:「一位37歲的目擊者說:『那些蝴蝶還活着,很多撲扇着翅膀,顯然想要飛走,但是飛不走,因為有鋼針將牠們扎在裙子上。』繼而又帶有強烈感情地用事實進行評論:「真的讓人很震驚,我看見有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父母將他們帶走。」但英國記者畢竟是職業老到,他對這件事的總態度是:「整個事情讓我無語。」
然而我們又怎能對此事件無語?
特別是此事一經媒體披露後,當事景區雖「表示誠摯歉意」,卻又辯解多多,一會兒說「蝴蝶是採購來的商品蝶,做裝飾衣裙時已經死亡」,一會兒又說這是「由於一工作人員一時貪圖好玩,將死蝴蝶當做蝴蝶標本別在蝴蝶仙子的衣裙上」,而「該工作人員為景區臨時工,純屬個人行為,他現已被景區開除」,等等。總而言之,該責任景區的事後「多言」早已經被人家的「無語」記者「有言在先」了:「一位官方發言人駁斥了批評這一活動殘酷的說法。他說:『我們希望借舉辦蝴蝶節來激發人們對昆蟲和自然界的熱愛,鼓勵他們保護動物,而不是捕捉和殺害。』」
聲猶在耳。無論是這最初的瞎話,還是後來的謊話,當時諸多媒體都為「這些仍是待解之謎」而不得不「無語」了。
然而聲猶在耳。如今,一個夏天又一個秋天就要過去了,「但我久久不能忘懷。甚至每當我一想起它,至今還能感受到一種針扎之痛」。
那一根又一根的愚妄之針,不是扎在河南寶天曼景區首屆「蝴蝶節」推出的「蝴蝶仙子」那醜陋的石榴裙上,而是扎在每一個人性尚存的人類心中都會擁有的一隻又一隻美麗的、可愛的蝴蝶身上。
針扎之痛就是警鐘長鳴,願天下、尤其是天朝的「景區」都能夠珍愛生靈,萬物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