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上回談到生平第一次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算命術和當中「紫微斗數」這一門的局限。當時順帶一提,有人將「天相」當成「宰相」而譯為「minister」,大誤。眾所周知,天相化氣為「印」,所以直譯為「seal」就可以。
中國自二十世紀起廢除帝制,雖然仍出現過變相「終身制」的國家最高元首,但是現在已跟「世界接軌」。現時國家掌舵人在個人權力方面,有帝皇之實而無帝皇之名,任期有限制,沒有人可以「死而後已」。簡單來說,人可以用「文」和「武」來粗略劃分。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領袖以曾經帶兵的武人居多,所以在那個戰亂頻仍的年頭,總是利從軍多於習文。
紫微斗數其中一個特點絕大部分命格,在六十年前或後都有相同格局的人出生。當日以蔣介石的命盤為例解說,指出類似的命若是六十年後出生,只夠做個高級軍官或警官,不夠號令全國。
到了討論時間,有朋友問及某位「地方長官」會否下台。我回說沒有他的出生資料,也不喜歡公開人家的私隱,不過若從常理去看,以基本政治分析,就沒有做不完這一任的道理。不必算命!
然後,有人問同時出生的人是否運程一樣。這是個老問題,套用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佳句,是「前人之述備矣」,在此仍可以簡單地談一談。
首先,孿生兒不一定在同一時辰出生。若是順產,可能相隔超過好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同卵孿生兒的基因完全相同,常出現運勢和性格都非常相近的個案。但是這樣同年同月同日生,很難同年同月同日死。蔣介石的後人有孿生子蔣孝嚴、孝慈兄弟(未歸宗前隨母姓章),現在入政界的哥哥健在,從事教育的弟弟已逝世多年。至於剖腹生產的命是否可以照舊算命,則要實驗和長期追蹤才可以有結論。
其次是出生地點的外在環境。以地域說,北方水旺,南方火旺。同一時辰出生而命格需要「火」幫助的話,廣東出生比北京出生為佳。同是要「火」,在水邊出生就不妙了。我們這一代人較多在大型醫院出生,醫院可以靠高山、在平地或在河流湖泊之旁。古代中國人沒能這麼講究,有人在船上出生,在深山出生,甚至在獄中出生等等。
還有一個理論是福澤厚薄的問題。我們廣府俗語有云:「食幾多着幾多,整定。」意思是一個人一生的物質享用有定數,吃的穿的都用光了,生命就會終結。當代命學名家袁樹珊先生曾舉親身見聞。他家族中一個侄輩與家中下人的兒子同時而生,因同住一大屋,生地只一薄牆之隔,雙方都同時聽到鄰室新生兒的啼哭聲。後來,侄兒活不過二十歲就少年亡,下人之子卻長大成人。何解?兩人都是平庸福薄的命,生在富家則享用過當而早夭,生在貧家則僅得溫飽,夠支用幾十年。前賢家訓要子弟「惜福」,願讀者諸君莫等閒視之!至於改變命運,則牽涉面甚廣,有機會再談。總之,「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必有好處。
(算命的局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