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弘毅建議早於提名特首參選人階段時,可產生兩名建制派人士和1名不與中央對抗的反對派人士,以「三人一組」名單方式。 李望賢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全國港澳研究會年會昨日在深圳舉行,與會的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弘毅發言時,就政改方案提出建議,認為早於提名特首參選人階段時,可產生兩名建制派人士和1名不與中央對抗的反對派人士,其後再在提名委員會產生候選人階段,該3人以「三人一組」名單方式,一併由提委會投票,由於3人均不會與中央對抗,相信屆時可獲提委會過半數通過,避免是否採用全票制的問題。
陳弘毅昨日在會上表示,政改第二輪諮詢中,特區政府應鼓勵社會人士參與設計一個既符合人大決定、又能爭取到絕大多數市民支持的具體提名和普選方案。這個方案,一方面應能保證最終候選人是愛國愛港人士,避免普選選出與中央對抗而中央拒絕任命為特首的人,出現「憲制危機」;一方面,方案應具備足夠的開放性和民主空間,以表明中央無意操控「出閘」結果。
可研採「十三學者」「名單投票制」
他特別提到,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最理想的情況,是在提名產生參選人的階段,可產生兩名建制派支持的人,同時再加1名反對派願意支持、同時又是愛國愛港、不與中央對抗的人士,成為參選人。如參選人人數不超過3人,屆時可考慮採用「十三學者」建議的「名單投票制」,即由提委會全體成員就「三人名單」一次過投票,如3人中沒有與中央對抗人士,那麼3人名單應可獲過半數票通過成為正式候選人。
對於特首普選階段,陳弘毅說,最理想是候選人得到包括投白票的所有投票者在內的過半票數支持才當選。若因白票而無候選人得票過半,便可考慮白票以外,哪名候選人得到較高的票數,決定誰人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