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愚
網上看了點新聞,是關於前官員劉鐵男教子的故事。
劉鐵男年幼時家庭貧困,1971年在北京特鋼廠參加工作,1983年調到國家計委原材料局鋼鐵處,從此步入仕途。30年間,他步步高陞,最終做到一個部委的主要負責人。這樣的經歷,如果不是後來落馬了的話,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到炫目的。
劉鐵男在公開庭審時痛哭流涕。他說,在鐵窗內的每一個早晨,看着升起來的太陽,他都要問自己:「這是哪裡?這是我嗎?」--對於這位前官員來說,其人生軌跡前後的落差實在太大了,不僅他自己接受不了,觀眾們也感到吃驚和好奇。
看了上述報道,我想到了劉鐵男的「教子經」。據說,在兒子上小學時,劉鐵男每次騎車帶他回奶奶家,都不走大路而是穿胡同抄近路。在路上,劉不禁浮想聯翩,他感慨地告訴兒子:「做人要學會走捷徑,要做人上人,這樣才能過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要走捷徑,要做人上人」,這絕不是劉鐵男自己的肺腑之言。
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在認認真真踐行這一人生信條的。
「要走捷徑」,就不會按照規則出牌,就沒有規則意識,自然也談不上遵紀守法。在人生的道路上,這種人或許容易陞官發財,或許容易「成功」。但是,站在教育的角度來講,教育孩子「走捷徑」的教育卻實實在在是一種失敗的教育。
人不能沒有私心,但不能利慾薰心。做父母的教育孩子一心鑽社會和法律的空子,對他人、對社會背信棄義,這是一種明智之舉,還是相反?
有很多人身居高位,後來因為不守規則倒下了。這種人生,算得上是一種成功嗎?
有很多人早年貪吃公家一口飯,後來得了腸胃病或者在飯店裡傳染了疾病。還有人因為大吃大喝患了心腦血管疾病,早早地「走」了。這樣的人生,算得上一種成功嗎?
換算一下,在我們身邊,因為貪腐倒下和因為「吃公家飯」丟掉健康的人,絕不在少數。這個群體,如果計算出來的話,其數字也是驚人的。由此看來,慷社會之慨和國家之慨,倒霉的幾率並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要做人上人」,就是說,無論如何不能和別人肩膀平齊。這樣的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上不會是一個好公民。臧克家說,「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會把他摔垮。」--在今天,這詩句在很多人眼裡是多麼幼稚和無知。但是,如果大家沒有一種契約精神,都爭着要去做「人上人」,要騎在別人脖子上拉屎,我們的社會就會像地獄一樣可怕。
劉鐵男不是一個特例。我們討論他的時候,也並不意味着比他更有抗腐蝕、抗貪慾的能力。或許,我們中的一些人站在被告席上的時候,對人生和教育的理解也未必能比劉鐵男更深刻、更透徹。
教育孩子,應該做個普通人。至少,首先要做一個遵紀守法、按規則行事的人。
閒來無事的時候,不妨做做人生總結,教育教育自己:不做「人下人」,不做「人上人」,做個正常人。憑本事吃飯,憑良心做事,有幾分本事出幾分力,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造物主,總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