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石斛 。網上圖片
青 絲
現代人的飲食口味也是有潮流的,永遠充滿了未知性。某日到朋友家裡作客,見他正在泡茶,茶葉之外,還添了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色澤暗黃,捲曲成一團,大小如鈕扣,看上去就像一小段被絞緊在一起的燈草。友人說是近年頗為流行的藥用植物石斛,泡在茶裡一起喝,有清熱生津、明目滋潤的效果。又因其性味甘淡,有平衡調合功效,既可跟茶盞結盟,又能與湯煲定約,是煲製各種老火靚湯的清補食材,用途甚廣。
說來也巧,沒過幾天我去逛一處臨時市場,就看到有從外地來的小販賣石斛。看資料介紹,石斛是生長在山中的岩石縫隙及參天古樹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市場上售賣的是經過炮製的石斛莖根。許是採擷不易的緣故,石斛在過去,人們對它多有不識。清代筆記載:「拔其根,以砂石栽之,或盛以籃,掛屋下,數澆以水,經年不死。」清代之人看中的不是石斛的藥性,而是它耐旱的極強生命力,有閒心的雅人,用籃子盛以砂土種植石斛的鬚根,吊放在屋簷下作為觀賞盆栽,偶爾澆灌一次水,石斛就能頑強地活下來。書中對石斛的藥用價值,只是一句「莖可入藥」簡單帶過。石斛成為當紅的養生食材,被視為上蒼賜予的天然禮物,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最先發掘出石斛的藥食性能的,是粵廚。早兩年曾流行一時的功夫湯,石斛就是主角之一。粵廚用花旗參、豬??、石斛放在一起煨燉,將至出味,再轉盛到一個個小紫砂壺裡,隔水清燉。上桌時,每人一壺,自斟自飲,把湯倒在小杯子裡,就像喝功夫茶一樣慢慢品呷。這種功夫湯的主食材除了豬??,還有乳鴿、雞、水魚等多種形式的組合,添入石斛的目的,都是平衡調和,滋陰清熱,補氣益胃,達到養生的完美狀態。
另外在秋冬季節,天氣乾燥,用番鴨煲湯也是順應自然的飲食體驗。番鴨的肉質細嫩,加上山藥、枸杞、黃芪、黨參、桂圓等傳統溫性食材一起煨燉,湯水香濃可口,卻略失之清潤。添入石斛,不僅能更好地激發鴨肉的鮮甜,且能調和性味,平衡抵銷,起到飲食與心理的雙重培補作用,令獲得食療撫慰的食客,能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於時光的蝕刻及塵世煙火的侵襲下,再度生機勃勃。
一些珍貴食材也需要石斛陪襯。如海參的肉質厚實,膠質感豐富,且須久煮才能軟爛入味,故最宜燉湯。配以石斛、瑤柱、玉竹等輔材一起燉,不僅湯水清潤好喝,石斛清淡而不奪味的特性,也能保證海參的原味不被破壞,使主體更為明顯突出。石斛就像是交響樂隊裡助奏的大提琴,既不游離於群體之外,又始終保持着自身的個性魅力,由此營造出更為廣袤闊大的多元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