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遊日本,不一定例牌吃香港平日也吃得到的壽司或拉麵,飲食主題,除了轉移到海膽和北海道毛蟹,最熱門還是松阪神戶的牛柳和喜之次魚吧;這牛這魚,也跟上述海產同樣身嬌肉貴,但是食肆主管會告訴你,在今日,再貴也不貴,比前便宜多了,他總是為閣下錢包慶幸,特別清一清喉嚨,用感性的高分貝的聲音強調說:「二十年前是這個價錢,二十年後還是這個價錢,整整二十年沒加過價呀!」聽他這麼說,不吃太對不起自己了,你還不動心?還不食指大動?
嚐過海膽毛蟹,主菜總離不了牛扒牛柳,再平嘛,都是神價,神戶牛柳二百克九千日圓,松阪牛扒二百克則是一萬二千日圓,換言之,麻雀牌一小片,已經消費港幣百多二百元,不過那種與靚牛親吻的奇妙感覺,許多人都認為物有所值,吃到飄飄然,那剎那,誰會想到這頭嫩滑美牛,滿足閣下口腹之樂,是由牠犧牲美麗生命獻身而來。
聞風而來的嗜牛食客固然不少,可是也有日本老居民還是放心不下,撇不掉地震的輻射疑雲,相對之下,遠方遊客便有拚死吃河豚的精神。
河豚身價更高,七十克已六千日圓。
至於有日本紅寶石魚王之稱同樣珍貴的深海喜之次魚,頭大無肉,已佔魚身三分之一,若論斤両,身價也跟松阪神牛相去不遠,因為是魚,肉質口感自然沒牛踏實,不吃牛肉的,還是以牠為上選,可是也真見面不如聞名,形狀近似東星斑,下箸入口,反而教人懷念東星,或者更加甜滑的鷹鯧,而且喜之次魚見光即死,如何保鮮都脫不了雪味,比起鷹鯧,喜之次魚畢竟是「次魚」,真的,如果我們的宣傳工夫做得好,傳到東洋,鷹鯧更應奪魁。大概身價之高,高在物以稀為貴,可見稀有的東西不一定好到不得了,上了八十分,自然便給人吹到一百分,吃一次喜之次魚,總算花點學費,上過一課。是的,一次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