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很多人誤把西方醫學等同科學,表明不認同反疫苗的言論,其中一個反駁論據一定是判斷對方為「反科學」分子。 彷彿科學就是純科學,不存在任何人為上的利益瓜葛,沒有現實衝突。其實西方醫學這門「科學」,畢竟是筆大生意,除非你抱着掩耳盜鈴的心態又或是過分頭腦簡單,否則不可能看不出當中的種種疑竇。
不相信陰謀論也可,但現實是,即使有什麼科學報告去反證,大家的羊群心態就如某大台的慣性收視一樣,就算知道不好,也不會改變。還記得幾個月前,有報告說牙膏致癌:你可以問問身邊的人,還有多少人對此新聞留下印象,因而停用了牙膏? 牙膏有很多替代品,如梳打粉、薑粉、薑黃、幼鹽、椰子油,但它們都不是主流產品,也不會得到科學、科技的「代言人」如醫生及護士提倡,何況是疫苗此類沒有替代品的東西? (其實只是沒有實體替代品,概念的替代品當然有,就是自身和來自媽媽的免疫力--母乳。)
很多人以為疫苗之害,還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其實是大家都沒有方便的渠道得知,以及沒有認真想過去質疑。就如牙膏,多年來保護了我們的牙齒,亦是現代化生活的象徵,誰又有閒情逸致去懷疑?記得有一反疫苗人士說,就算如他有生物科學背景,也不敢以科學報告去反駁論據。因為大家都不在實驗室,對方可以說出此報告的弊端,正如他也可說出支持疫苗的科學報告有定義問題。
科學報告一旦受利益、金主左右,便會淪為工具,失去了本質上的科學探究精神。二○一○年就有一批科學家,探討輪狀疫苗在落後國家為何發揮不了作用。研究後發現落後國家的婦人多餵人奶,因而嬰孩體內某抗體量較高 (研究沒有深究成因是因為人種還是少用西藥所致),從而抑制了疫苗中的菌。科學家反而建議在這些國家應延遲母乳餵哺,讓疫苗菌能狠狠走一轉,才再餵母乳!
讀到這裡,大家都應該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其實就是母乳的抗體發揮效用,雖然此報告是研究輪狀疫苗不能完全發揮的原因,卻成了母乳研究的大護盾:母乳正是最強的防疫針!但這報告的建議卻令人啼笑皆非,為了顯出疫苗的功效,竟提議叫人放棄餵哺母乳,而去相信所謂的科學疫苗--那就是所謂科學精神的彰顯嗎?
科學當然重要,但任何牽涉利益的研究,均不可能完全客觀中立。凡事保持獨立思考,才是在現今社會的生存之道,正如我們不斷提出對疫苗的質疑及反思,目標不是要你全盤接受,而是希望你也要去認真想一想,然後才作出適合自己寶寶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