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令儀
政改第二輪諮詢啟動,但反對派卻揚言會否決政改方案。事實上,不論是民情報告、人大「8.31 決定」,還是第二輪政改諮詢,反對派都貫徹「反對到底」的態度。但偏偏這些高喊「反對」、「杯葛」政改的人,不斷地在公眾面前表達「政改通過難上加難」的言論,賊喊捉賊。現下第二輪政改諮詢已正式啟動,阻礙政改進程的最大阻力,不在於方案內容,而在於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的態度。在這種毫不合作,喪失理性的立場下,令人質疑其所謂「推動普選」的真心?抑或,其實他們追求「真普選」是假,希望「真不要普選」才是真?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反對派在政改問題上始終擺出一副毫不合作,毫無商量餘地的政治態度,歸根究底,是出於無心落實普選,拒絕政改實現的真正意圖。否則,他們不會對一切有關政改和普選議題的討論協商早早「落閘」,不斷製造障礙阻礙政改方案,令一切磋商和探討空間在一開始便被封殺殆盡。如此看來,這些整日叫嚷着「要真普選」的反對派,恐怕其對「真不要普選」的真心更多一些。
反對派頑守死硬路線
第二輪政改諮詢啟動,預示着政改進入關鍵時期。其實,有了基本法的明確目標,有了人大「8.31 決定」的框架,有了習主席「三個有利於」的大方向,關於實現普選的基本條件業已具備。接下來,只要解決具體操作和程序性問題,凝聚共識,爭取立法會議員的通過,就可實現特首普選,取得香港民主進程的重要飛躍。但所有推進普選落實的努力,一旦遭遇反對派「反對到底」死硬路線的狙擊,隨時會化為烏有。眾所周知,政改方案須在立法會得到三分二議員通過,在反對派議員握有關鍵少數票數的情況下,已有人得意洋洋地向社會宣示,絕對會「否決」政改方案。如此,政改方案要在立法會通過,可謂前路難行。
2017年普選特首的機會已是觸手可及,面對這一實現香港民主飛躍的黃金機會,反對派為何勢要以不聽、不談、不合作的態度,任性地「剝奪500多萬合資格港人投票權利」,走進死胡同呢?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協商更是民主實現的重要形式。廣大民眾已經向反對派清晰地傳達出了主流民意,若反對派還不醒悟,堅決與民為敵,只會自食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