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熾華
特區政府展開第二輪兩個月的政改諮詢。按林鄭月娥司長所說,就是「2017,機不可失」。可是反對派議員,聽都不聽,便撐黃傘離場,這表現了他們對普選毫不在心,且唯我獨尊,全無理性。事實是,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之下,仍留有廣闊的討論空間:例如「入閘」門檻,可否降低至十分之一的提委提名?這樣就可以讓更多人參與競逐,在提名期間宣傳自己政綱,爭取市民、提委會委員的支持。普選前奏曲既寬廣、又生動熱烈,反對派議員怎可輕易「杯葛」,甚至否定機不可失的民主普選進程,成為「民主罪人」呢?
反對派必須明白,普選的目的,不是哪個政黨或個人當權。習近平主席指出了香港普選方向和目的:即普選要有利於居民安居樂業,有利於社會繁榮穩定,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因此,市民發表諮詢意見,必須緊緊圍繞這「三有利」而不能跑調,才能達到普選的目的。
普選要有利於居民安居樂業,這是普選出發點。普選行政長官,為的是選出一名能代表大眾利益的特首。而居民的迫切利益,是有一份安定、有前途、薪水高的職業,有一間屬自己、可安居、抗風雨的房屋,安身立命才得到保障。故《後漢書.仲長統傳》謂:「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香港要選的是一名能「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特首,就要防止那些參與、支持「佔中」,危害港人營商、賺錢、上班、上學的人物假扮「真普選」入局;更要提防那些妨礙政府覓地起樓、拉布拖延扶貧的政客搗鬼。「有利於居民安居樂業」乃衡量候選人之重要標尺,也是民主普選的民意基礎。
普選要有利於社會繁榮穩定,這是普選的要求。宏觀世界,因美國向他國強行押送「民主」,造成伊拉克、阿富汗內部廝殺不停,中東一片混亂,血流不止,民不聊生;微觀香港,在外部勢力支持下,通過「白手套」人物的「黑金」收買和賄賂,「佔領中環」癱瘓交通、「鳩嗚」恐嚇商戶,日損以十億元計,法治被隨意踐踏,是非更被混淆,如社會讓壞人當道,黑白顛倒,香港隨時萬劫不復。幸以梁振英為特首的特區政府和警隊,「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平定一場亂港「顏色革命」。以此為鑑,則諮詢普選時,那些發起、參與、支持「佔中」的「真普選歪理」可以不聽、拒之可也。他們是打着普選而反社會繁榮穩定的異類,不能代表主流民意。
普選要有利於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是普選的原則。唯香港回歸祖國,才有今天普選的討論和實現。因此,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破壞或削弱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都無異於民主自身的自殺。西諺云:A society that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只知價格,對價值一無所知),反對派和「雙學」就是一些奢言民主,對民主真諦一無所知的人,焉能對普選諮詢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而習主席的「三有利」乃香港普選原則,依它普選則順、則暢、則好,各界理應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