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不合作運動」注定失敗


洪錦鉉 區議員、城市智庫召集人

在「佔領」行動失敗退場後,一眾反對派並未消停,隨即又鼓吹「不合作運動」,妄圖用各種小動作,繼續阻礙社會運作,再次要挾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

筆者真是不明白,為什麼反對派就是不懂反省?歷時兩個多月的非法「佔領」行動,已經使他們喪失民心,從過去的「道德制高點」被趕下來。 與其說「佔領」之後發動「不合作運動」,不如說「佔領」是「不合作」的一個環節,一個高潮。如果讀者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2013年初,一些反對派中人曾提出「拒交十元稅」行動,這也是「不合作」中的一個小插曲,只是最後不了了之。無論反對派如何「不合作」,筆者的態度和對待「佔領」行動一樣:任何以不合法的手段表達訴求,就是政治要挾,就必須承擔法律的後果。

現在所謂「不合作運動」,比如用零碎的支票付款以圖增加政府行政負擔,實在是可笑多於可氣。街道被違法霸佔兩個多月,中央和特區政府依然堅持依法辦事的原則,不會在關乎憲制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退讓半步,目前的「不合作運動」,又能有多大的威脅力?由此更造成前線公務員的工作增加、阻礙市民使用政府服務。為何反對派總是喜歡四處樹敵呢?

反對派千方百計挑撥離間,煽動市民對抗政府,雖然市民普遍希望政府在經濟民生事務上不斷改善進步,但根本不可能加入反政府的「不合作運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佔領」行動沒有社會民意基礎,最終被大眾唾棄,只能誤導極少數涉世未深、生活無憂的學生參與。

至於其他形式的「不合作」,比如在獅子山上掛條幅,在政府建築物隨意塗鴉「真普選」字畫。筆者認為,針對有礙觀瞻的條幅、標語,當局應該秉持出現一個、拆除一個的方針,顯示我們的立場。「不合作運動」沒有市場,玩不出什麼新花樣,難逃落敗的下場。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實事求是 明智抉擇邁向普選 (2015-01-21)
「佔中」的底牌就是赤裸裸的「港獨」 (2015-01-21)
廿四味:「踢保」逃不了刑責 反暴露膽怯心虛 (2015-01-21)
施政報告「重法治」遏「港獨」 為港掌機遇作抉擇 (2015-01-21)
「建設香港 報效祖國」天經地義 (2015-01-21)
尊重言論自由 葉建源請慎言 (2015-01-21)
反對派是徹頭徹尾的「反民主派」 (2015-01-21)
「不合作運動」注定失敗 (2015-01-21)
來論:港大校長馬斐森豈能包庇《學苑》鼓吹「港獨」? (2015-01-20)
廿四味:陳家洛妄想五星紅旗不再升起說明甚麼? (2015-01-20)
反對派充當「普選殺手」要害何在? (2015-01-20)
自由有底線 「港獨」思潮不能漠視 (2015-01-20)
釐清關係 以正視聽 (2015-01-20)
梁家傑首鼠兩端遭圍剿 (2015-01-20)
東張西望:美蘇敗走阿富汗 中國當和平使者 (2015-01-20)
英高官急轉軚撐政改 反對派應該識時務 (2015-01-19)
廿四味:《學苑》由「反殖保釣先鋒」墮落成「港獨喉舌」 (2015-01-19)
對違法者放縱 就是對守法者傷害 (2015-01-19)
堅守「一國」原則 遏制「港獨」蔓延 (2015-01-19)
積極參與諮詢 依法實現普選 (2015-01-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