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許多香港人都會問,戴耀廷、周永康、黃之鋒等「佔中」搞手,他們發動「佔中」的最終目標究竟是甚麼?根據人大「8.31」決定,香港在2017年就可以實行特首普選,特首由500多萬合資格選民選出,這是民主的大進步。這比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肯定是一大飛躍。為甚麼戴耀廷、周永康以及反對派政黨堅決要發動「佔中」破壞政改?為甚麼他們要堅決否決普選方案?他們真正目的是甚麼?台灣「太陽花革命」搞手林飛帆,與戴耀廷、周永康、黃之鋒等人有很多接觸和交流,他一語道破「佔中」的底牌:「香港的民主派不是為了爭取普選,而是為了爭取香港獨立。」這說明,「佔中」不過是假民主之名行「港獨」之實,本質上就是要挑戰中央的管治權,繼而煽動「香港獨立」,而「佔中」正是散播「港獨」思潮的一場行動。
事實上,「佔中」的目標以及「佔中公投」的方案設計,都是鼓吹所謂政改方案由香港人自決的思想。同一時間,有關香港是一個獨立的民族,今後要走向「獨立」的煽動宣傳,則交由香港大學學生會旗下刊物《學苑》的一班「港獨」分子負責。
「佔中」目標就是實現「港獨」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就曾任《學苑》的副總編輯,在他任內極力推動「香港獨立」,並且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港獨」分子,繼續盤踞着《學苑》這個大本營,為之後的「佔中」大造意識形態輿論,並且在大學校園內向大學生「放毒」「洗腦」。這些大學生畢業之後,相當一部分會在大學和中學擔任教師,幾何級數地散播「香港獨立」的思想,培養更多年輕「港獨」分子。這是一個有組織的行動,要達到明確的社會效果,其目標就是發展和擴大「港獨」分子的人數。這絕對不是「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而是分裂國家的行為。
從港大校長馬斐森到反對派的立法會議員,都否認《學苑》煽動「港獨」的文章是在進行「洗腦」,並且大力反對行政長官提出要警惕「港獨」的說法,目的是要令香港社會繼續睡大覺,讓他們可以繼續放手為「港獨」的非法目標組織群眾,務求一擊即中。上述的事實證明,「佔中」是一場政治鬥爭,目標並非所謂爭取民主。「佔中」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實現「港獨」。
為甚麼這一次「佔中」,突然轉變為由中學生和大學生作為主力部隊?由學聯和「學民思潮」作為領導核心,戴耀廷以及反對派政黨的主要人物都退居二線,隱藏起來?原因是反對派一開始就在學生身上做了大量的宣傳和煽動工作,當中更有不少激進派「社運老手」,他們和「台獨」分子的交往最頻密,並且接受了民進黨組織的「華人民主書院」的各種暴力抗爭訓練,培養了大批青年學生骨幹。這個準備工作已經做了兩年。最先就是由反對派金主黎智英在自己家裡,約會了民進黨主腦人物施明德和組織街頭鬥爭的宣傳專家,提出了要在香港搞「佔中」的構想,並商議好了「佔中」的路向和目標,就是要推翻香港基本法,實現「港人自決」的目標。
「港獨」已經綑綁了「佔中」
有了這個「自決」方案,「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隨即安排了「佔中」搞手以及香港反對派政黨頭目與台灣民進黨進行了結盟,互相支援,互相配合,並且舉行了記者會。接着,去年3月爆發的台灣「太陽花革命」,為香港樹立了樣板,「佔中」幕後人物又安排了學聯和「學民思潮」頭面人物訪問台灣,與台灣「太陽花革命」主力林飛帆、陳為廷密商,向「太陽花革命」取經,目標是全面仿照「太陽花革命」的做法,分成多個小隊,有分有合的組織形式,並且全面抄襲了「太陽花革命」中以手機、互聯網、廣播聯絡搞動亂的方式。他們第一個衝擊的行動,就是「公民廣場」;第二個衝擊行動,就是政府總部。9月28日,戴耀廷宣布「提前佔中」,司令台的背景大標語就是「命運自主」。接着學聯提出「香港問題,香港解決」的口號,明顯要把政改的方向引導到「港獨」。他們早有準備,目標明確,才會制定這樣的口號。
香港人都清清楚楚看到,「港獨」綑綁了「佔中」,綑綁了被人欺騙參加罷課及違法抗爭的青年學生,也企圖綑綁受騙上當的群眾。「港獨」是明擺着的實際行動,他們狡猾地抵賴說「這是學術自由」,是徒勞無功、欲蓋彌彰,只能說明他們早已進行了嚴密的計劃和組織,採取了虛偽的包裝,但最後仍然露出了馬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