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九龍城工商業聯會主席、吉林省政協常委
新制服團體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日前隆重成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香港青少年軍團體幫助青少年實現自我完善,樹立服務社區的理念,同時強調「建設香港,報效祖國」,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愛港精神的培養,這是天經地義,是香港未來優秀人才和領袖必備的品格,絕非什麼「洗腦」,應該理直氣壯地積極弘揚。香港青少年對國情歷史的認知不足,容易對國家民族產生顛倒是非黑白的看法,令人憂慮不安。特區政府計劃從教育、交流合作着手,增加青年對國家的了解,拓寬視野,有利揚清激濁,協助青少年提升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對學生乃至香港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值得各界肯定和支持。
培養健全公民 關心服務社群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是嶄新的青少年制服團體,通過學習中式軍事步操及參加軍事訓練、德育訓練等活動,培養青少年自信心、責任感、自律性和團隊精神。青少年軍總會總司令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在青少年軍總會成立儀式上致辭時就表示,總會的成立,旨在鍛煉青少年堅毅意志、健康體魄,培養關心社群、建設香港、貢獻社稷的責任感,為香港培育優秀及領袖型人才。我是香港女童軍黃大仙區的會長,女童軍的誓詞也強調:「誓將竭盡所能,真誠對自己,對國家,扶助他人,並遵守女童軍規律。」女童軍的訓練強調自我學習、自我訓練、自我探索,注重在社區上推行不同的服務計劃,履行對社區的責任。
可見,香港青少年軍的宗旨、訓練方法和本港眾多制服團體大同小異,都是為青少年學生提供服務,擴闊學生學習、生活經驗,培育服務社會的精神,鍛煉服從紀律精神、團隊合作,以培養健全公民為己任,希望將來青少年回饋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香港青少年軍的成立,令香港制服團隊的大家庭聲勢興旺,服務更多元化,實在是大好事,有什麼值得猜疑的呢?
弘揚愛國愛港應大力支持
香港青少年軍的誓詞中包括「建設香港、報效祖國」,凸顯青少年軍團隊愛國愛港的特色,這更應予以充分肯定。沒有國,哪有家?特首梁振英就表示,「報效祖國」是每個國家人民的責任。女童軍的誓詞中也要求「真誠對國家」。香港青年是未來棟樑,胸襟和視野都要更廣,除了要愛家庭、愛父母、愛香港之外,更要愛自己的國家,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國家發展之中,才能更珍惜我們今天享有的繁榮穩定生活。
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的國民不願意為國效忠,有哪一個國家會抗拒愛國主義教育的?香港宣揚愛國主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青少年軍總會訓練香港青年愛國愛港,是為香港青少年補重要的一課。本港有少數人把愛國主義視為洪水猛獸,青少年軍總會開宗明義強調愛國愛港,遭受到「洗腦」的污名化攻擊可想而知,這更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青少年軍總會,使其能抵禦壓力、迎難而上,為弘揚愛國愛港精神開闢出一條新路。
加強交流認識國情對症下藥
本港長期以來,針對青少年的國情教育、國家歷史認識嚴重滯後,導致部分青少年對國家產生日趨明顯的疏離感,這也是違法「佔中」爆發及曠日持久的重要原因之一。「佔中」期間,有本港大學生到英國國會,高喊要「重啟《南京條約》」;近日,又有人宣稱,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是「盲婚啞嫁」。又指香港自《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時間更長, 「怎能叫港人認祖歸宗?」這些荒謬絕倫的言論,說明本港少數學生惡補歷史、了解國情已刻不容緩,特區政府、社會不能再對歪曲歷史、抗拒融合的狀況掉以輕心、聽之任之,否則後患無窮。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將更新歷史課內容,並擴大和深化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的項目,增加香港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的數目,透過互訪、生活體驗等活動,提升學生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興趣,拓闊視野。這是對症下藥,有助香港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國家民族意識,日後自覺以中國人身份為榮,盡最大努力為國家和社會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