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民主黨的何俊仁和公民黨的梁家傑,不僅漠視絕大多數民意希望實現普選的願望,堅決否決政改,甚至在社會各界紛紛呼籲展開政改對話的輿論氣氛下,一意孤行拒絕對話,妄圖推翻人大決定,重啟「政改五步曲」,暴露兩人徹頭徹尾的「反民主派」本質。反對派的本錢所剩無幾,頑抗下去,終將背負阻礙香港民主進步的歷史責任和懲罰。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的民主進程,究竟是走前一步,還是停滯不前,面臨着抉擇。大多數香港人希望在尊重基本法的基礎上,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的普選。何俊仁和梁家傑堅持要否決政改方案,何俊仁還宣布在立法會否決方案之後,舉行「公民投票」,否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還說這樣就可以爭取2019年重新啟動「政改五步曲」。這是癡人說夢。特首梁振英日前強調:「不能丟下香港的憲制地位和香港基本法,否則任何討論都沒有基礎。特區政府隨時願意在憲制基礎上,與包括反對派議員在內的各方討論政改問題。」
反對派本錢已所剩無幾
當前,反對派已經沒有多少本錢拒絕和特區政府對話。反對派面臨四個不利的形勢:
第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香港市民希望通過政改方案,不希望對抗,不希望衝擊香港的繁榮穩定,理性認為應按照憲制文件實現民主,愈按照基本法,愈有利於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民主將會不斷發展。對抗不利兩地的互相信任,不利民主的發展,不利於七百萬人的利益。
第二,中英兩國作為《聯合聲明》的簽字國,兩國都希望香港2017年實現普選行政長官,不要原地踏步。英國外交大臣施維爾已經專程訪港,游說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通過政改方案,指出有普選比沒有普選好得多,應該接受民主進一步發展,不應該否決政改方案。
第三,反對派採用包括「佔中」等最激進手段,都不能逼中央和特區政府退縮,並遭到廣大市民譴責和反對,反對派大失民心。今後反對派沒有「新武器」,更加難以改變依法普選的現實。
第四,何俊仁的「辭職公投」,也得不到港人的支持,在反對派內部也引起紛爭和內訌。過去搞的「公民投票」屢遭失敗,再搞「公民投票」,一樣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否決政改就是「反民主派」
反對派要在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否決意味什麼?意味着政制原地踏步,繼續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行政長官。反對派說他們是民主派,哪裡有民主派反對500萬選民一人一票選舉,反而主張1200人選舉行政長官的?這充分說明,反對派破壞民主,不是促進香港民主的力量。破壞普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延續與中央、特區政府抗爭的困局,弄得香港雞犬不寧、經濟衰退、公帑浪費、民生水平下降,反對派就可以和「台獨」勢力一起說:「『一國兩制』不會成功,台灣和香港都不要實行『一國兩制』,香港應該學習『台獨』的『命運自決』,走分離的道路。」美國重返亞洲,壓制中國,反對派在香港搞搞震,是為美國的戰略利益服務,決不是為了民主。
反對派還說,2015年在立法會否決了按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制定的政改方案,到了2019年,就有機會重新啟動普選的五步曲,香港就有「真民主」,這完全是癡人說夢。這一次普選的黃金機會錯過了,2019年如果要討論政改,中央仍會提出按照基本法的方案,反對派根本沒有力量,也沒有法理依據,改變依法選舉的安排。反對派現在選擇否決方案,2019年一樣還採取否決的立場,結果香港的民主進程,就被反對派出於反民主的動機,一再扼殺。
反對派無論怎樣花言巧語,說對抗下去香港民主將會有轉機,這是自欺欺人的鬼話,讓港人看清他們口是心非,反對民主的真面目。梁家傑、何俊仁,已經陷入了法理貧乏、拒絕對話的絕境。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通過了政改方案,不僅行政長官可由一人一票選舉產生,到了2020年,立法會也可進行普選。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並不是香港民主進程的終結,而是更大民主進程的起點,今後還有優化的方案。如果何俊仁、梁家傑真的是民主派,贊成落實普選對話,就應該千方百計推動普選,而不是處處「落閘」。梁家傑說:「梁振英要求為政改進行對話,無非是把原地踏步的責任推給了民主派。」這句說話是反邏輯、反智的,既然反對派不想承擔扼殺普選的責任,最輕而易舉的做法,就是勇敢地參加政改的對話,而不是拒絕對話,將對抗升級。2005年反對派扼殺了政改方案,接踵而來在立法會選舉大敗。梁家傑、何俊仁,必須對他們頑固地破壞政改的做法,承擔歷史責任,未來選舉時兩個政黨必將承擔選民的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