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大量的藝術品流入海外;當代藝術領域,海外美術館不斷以專業的眼光收藏了中國藝術家的重要作品。不過,幾位資深藏家先後於上海和北京建立了一座座私人美術館後,通過展示、梳理藏品。
收藏本身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從某種角度來說,對於個人來說,收藏是個體行為。每位收藏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比如希克在收藏時喜歡直接與藝術家交流。但成立美術館,讓其成為城市人文精神的一處空間後,必然會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介紹,與內地不同,美國很少有企業集團建立美術館,當地美術館會組織建立民間董事會,董事會並不干涉學術展覽,而是主要負責聘任館長,並且利用獎懲機制考核館長業績。其次,董事會將和管理團隊一起為美術館籌款。款項主要來源於基金會與個人。「每一年,幾乎有90%以上的美國國民願意為美術館、博物館捐款,捐款額度佔款項的1/20。這為美國美術館的經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傑在被訪時告訴記者。
隨着內地民營美術館的持續增量,其肩負的收藏使命,也將由個體行為,轉換為公共的社會責任。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發展,其展出的收藏作品,也將化為一座城市的軟實力,最終打造出一張城市、國度的藝術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