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出席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舉辦的「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諮詢會」,與市民握手。曾慶威 攝
持續內耗爭拗損經濟民生 2017「失機」影響深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反對派聲言會否決在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企圖繼續借爭取普選為名,撈取政治油水。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表示,倘無法落實2017年特首普選,對香港社會影響深遠,既無法確保政府施政更加貼近民意,社會亦陷入持續內耗爭拗,對經濟、民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她呼籲市民積極發聲,並促請反對派不要放棄促成普選的機會。
近千人舉「2017,機不可失」標語
林鄭月娥和署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昨晚出席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主辦的2017行政長官普選辦法諮詢會,近千名市民在會場內舉起「2017,機不可失」的政改標語,表明「我要投票選特首」。林鄭月娥致辭時重申,反對派至今仍堅持撤回人大決定,是「不可能、不被接受、不切實際」,強調偏離香港基本法及人大決定的法律基礎,都沒辦法令政改成事。
她指出,倘2017年無法落實特首普選,2020年也無法普選立法會,香港將成「雙失」,又認為一旦失落普選,既無辦法確保政府施政更貼近民意,更會令社會爭拗內耗持續,「對拓展經濟、改善民生、提升香港競爭力都有負面影響。」她重申,落實2017年特首普選後,選舉制度日後可繼續優化和完善。
就部分反對派議員提出,倘中央承諾於2020年取消所有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席,願意支持政改方案,林鄭月娥回應時重申,現屆特區政府不能作出此承諾,因為按照人大決定,須由普選產生的特首啟動「政改五步曲」,廣泛諮詢社會如何達致2020年立法會普選。
提委會設計 確保候選人愛國愛港
她又指,中央任命特首的權力是實質的,提委會的設計可確保特首候選人符合愛國愛港、「不與中央對抗」的原則,以免出現中央一旦不任命而產生的憲制危機。
被問到提委會如何提名出不同政治光譜的候選人,林鄭月娥強調,任何選舉方案都不是為了保證不同政治光譜的人可被提名和「出閘」,不論是建制派、反對派還是激進派,又指提委會仍未成立,不能斷言一定是由某個派別的人士控制,以進行所謂「篩選」,強調特區政府的工作是要令選舉公平、公正地進行。
政府「堅持至最後」 冀議員作明智抉擇
至於通過政改的機會,林鄭月娥坦言信心不大,但政府會「堅持至最後一刻」,希望議員作出明智抉擇,又說不想反覆說「無信心」、「凍過水」,免得反對派以為政府將他們「擺上枱」,藉民意施壓。她呼籲市民積極發聲,如收到任何民調電話,或遇到簽名運動時,要按心裡想法表達意見,指非法「佔中」得以和平收場,其中一個原因是「佔領」後期,有183萬市民簽名反「佔中」。
她又透露,第二輪政改諮詢下月初結束後,將會在一個月內整理收集到的意見,製成諮詢報告,及提出政改決議案,屆時特區政府會加強宣傳工作,期望凝聚支持政改的強大民意。
劉江華則指,倘政改被否決,現屆政府不會重啟政改,下屆選舉只能繼續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特首,「好唔理想」。他促請反對派冷靜思考,不要因為提名程序不夠十全十美,而犧牲全港500萬選民的普選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