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嘉賓們為博愛醫院屯門藍地安老院舍動土。 張偉民 攝
博愛社署斥資逾10億 2018建成1400宿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洪鏘)羊年來臨前夕,人稱四叔的恒地主席李兆基及博愛醫院為老人家帶來一份暖洋洋的大禮。李兆基首幅以私人名義捐贈予博愛醫院興建安老院舍的屯門藍地地盤,昨舉行啟動禮動土。該院舍提供1,400個床位,是全港規模最大的非牟利安老院舍,將由社會福利署獎券基金資助興建,建築費料逾10億元,2018年落成。李兆基表示,該項目有助紓緩老人院擠迫及縮短輪候入住時間,希望藉此幫助博愛擴展老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民謀幸福。
本港人口老化迅速,老人院擠迫及宿位輪候時間長等問題亟待解決,港府及民間機構合作紓緩問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表示,非常高興出席博愛醫院屯門藍地安老院舍啟動禮,見證這個民商官跨界協作項目揭開新一頁的時刻。他感謝李兆基捐贈用地予博愛醫院,作興建安老院舍之用。他指出,促成今次的美事,突顯商界對社會的關懷。
民商官合作 縮短輪候時間
四叔早於2013年擬捐出名下的屯門藍地福亨村路一幅逾10萬平方呎的地皮,贈予慈善團體興建安老院舍,兩年後終於進一步落實。李兆基表示,該項目建成,有助紓緩老人院擠迫及縮短輪候入住時間,並希望藉此幫助博愛擴展老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民謀幸福。
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何榮添在致辭時表示,香港的人口老化程度日趨嚴重,隨着高齡人口劇增,社會對長者服務的需求亦隨之增加,博愛將致力發展長者服務,並感謝李兆基捐出地皮,感謝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他補充,項目落成後的收費仍未有定案,不過會以平民安老院舍為定位,強調以非牟利模式營運。
博愛醫院董事局候任主席譚姜美珠致謝辭時則表示,博愛醫院屯門藍地安老院舍啟動禮的舉行,標誌着博愛的長者服務邁向新里程,在未來的日子博愛可為更多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更全面的護養及護理服務。
9層樓面37.7萬呎 六成資助
李兆基捐出的地皮位於屯門藍地福亨村路DD130,現階段已逐步訂立興建安老院舍的方案,項目將由社會福利署獎券基金資助興建。據了解,預料該項目建築費超過10億元,擬建成一座9層高院舍,總樓面37.7萬方呎,當中院舍天台將設計成萬呎綠化園藝天台,讓長者享用綠化休憩空間。
宿位方面,院舍的高度將不會高於社署規限的24米,落成後預計可提供1,405個宿位。因應社會對安老院宿位需求,1,405個宿位中,有1,006個為持續照顧宿位及399個護養服務宿位,以配合不同程度體弱長者的需要。同時,院舍會按社署要求安排當中六成為資助位、四成為私家位,而資助宿位將由社署安排中央輪候冊上的長者入住,有助縮短長者輪候院舍的時間。
擬增醫療設備 減入院個案
除宿位以外,視乎技術可行性研究的結果,博愛亦打算以自負盈虧的方式提供例如長者資源中心、家庭室、感官治療室、緩走徑等附屬設施,以為長者及其家人提供更全面的照顧。此外,醫管局亦建議在發展項目內增設醫療支援服務,以減少不必要的入院個案。社署會繼續與博愛及醫管局商討及跟進所需的醫療支援設施和設備。
該項目現已獲規劃署通過更改土地用途,並進入刊憲階段。博愛亦已獲獎券基金撥款資助進行工程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研究,以進一步敲定建議項目的詳細安排及工程造價等。根據估算,新大樓預計最快於2018年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