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令儀
港大校務委員會前日開會討論兩名副校長人選,但不包括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但港大學生會發起靜坐示威行動,會長馮靜恩更遞交聯署給校委會主席梁智鴻,聲稱會有後續行動。事實上,在副校長遴選程序未完結之前,港大學生會就為副校長人選向校委會施壓,企圖左右任命,這才是真正干預院校自主的行為。陳文敏是有「匿名捐款案」官司在身的人,並被文匯報揭發在明知捐款是匿名的情況下仍照收不誤,無論於法制、道理上均不適宜擔任副校長一職。任何人或組織想將遴選工作政治化,攪渾池水,以「政治牌」推陳文敏上位的詭計不會得逞,港大百年聲譽也不應因為「一粒老鼠屎」而遭詬病蒙塵。
按道理說,港大副校長的任命工作自有其一套內部遴選程序及制度,未有實質結果前,外界本不應就人選問題對負責遴選的校委會有過多的喊話或表態。然而,學生會卻在遴選未完之際,不僅發動靜坐示威,遞交所謂聯署,更威脅若得不到滿意答覆將會有後續行動云云。所作所為是公然向校委會施壓,企圖左右副校長任命。其實,反對派及其喉舌之前捏造的所謂「特首干預遴選」謠言早已漏洞百出,但學生會順着謊言繼續將遴選政治化,祭出「不選陳文敏就是破壞院校自主」的武器,將陳包裝成為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的代表,只能進一步證明他們想以「政治牌」推陳文敏上位的最終目的。現場示威學生高叫「捍衛港大自主,拒絕無形干預」口號,簡直就是賊喊捉賊,可笑之極。因為以靜坐聯署干預校政的,正是他們自己,而破壞港大自主權、侵犯校委會權力的,不是別人,也正是發動示威的港大學生會。
陳文敏豈可「帶病」高陞?
本來選拔副校長,需要五個條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領導才能、誠實正直、全球性視野、管理能力、有效的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但無論從管理水平還是學術能力來看,陳文敏能躋身候選人之列都顯得匪夷所思。首先其人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講座教授頭銜,學術水平已難以服眾;其次,其任內管理的法律學院,更因「重政治輕學術」導致學術評級慘跌,令港大法律學院的金漆招牌蒙塵。更何況,陳文敏還涉及廉政公署立案調查的「匿名捐款案」,隨時因為觸犯法律成為階下囚,這樣的「帶病」候選人,各方面都不如人意,又豈可擔當港大副校長一職?
實力欠奉的陳文敏自知當選無望,於是聯合反對派,大打政治牌,透過將遴選大肆政治化,以掩蓋自身不足,同時威逼校委會遂他的願,否則就污衊校委會是「受到特首干預」,任命結果是「破壞港大自主」,此乃一個精心部署及計劃的政治操作。學生會為推陳文敏上位,執意施壓威脅校委會,才是真正干預港大院校自主的始作俑者,破壞了法治原則和港大既定的規則程序。必須指出的是,港大的百年聲譽不可因副校長人選錯配受損,任何妄圖以威脅手段干預遴選結果的陰謀不可能得逞,任何德才有虧,熱衷弄權玩術的人也定會落得一個「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